五年级英语备课组集体活动二
五年级英语备课组Unit 2 A new student集体备课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研究,确保新学期教学高效推进,五年级英语备课组于2月18日下午在英语组办公室开展了第二单元“A new student”的集体备课活动。本次活动由陶雨娣老师牵头组织,全体成员深度参与,围绕单元主题“校园生活与交际”,聚焦真实情境创设与语言实践应用,展开了一场务实而富有创造性的研讨。
一、 紧扣主题,解析教材明方向
活动第一阶段,我们共同精研了译林版五年级下册Unit 2 “A new student”的单元结构和教学目标。重点分析了Story time中Yang Ling介绍新同学Nancy的校园生活场景、Grammar time的There be句型及方位介词、Fun time的校园场所互动、Sound time的字母组合发音以及Cartoon time的趣味拓展。结合《英语课程标准》,我们明晰了本单元的核心目标:
语言知识: 熟练掌握运用“Is/Are there…? Yes, there is/are. No, there isn’t/aren’t.”及方位介词描述场所位置;学习相关场所词汇。
语言技能: 能在模拟的真实情境(如介绍校园、指路)中进行有效交流;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学习策略与文化情感: 培养学生观察、合作与交际能力;增强对校园的热爱及帮助新同学融入集体的意识。
二、 聚焦情境,共研策略促实效
围绕“如何创设真实、有效的校园交际情境”这一核心议题,备课组成员展开了热烈讨论,碰撞出诸多亮点策略:
情境驱动,任务引领: 一致决定以“帮助新同学Nancy熟悉校园”为贯穿单元的主线任务。设计“校园导览小使者”、“绘制并介绍我的校园地图”、“为Nancy设计一日校园生活指南”等综合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有意义的任务中自然习得和运用语言。
活用资源,强化实践: 整合利用校园实景照片、视频、VR校园导览(技术组支持)等资源,增强代入感。重点研讨如何利用Grammar time和Fun time板块,通过“教室寻宝”、“场所速配”、“方位指令接力”等互动游戏,在趣味活动中巩固There be句型和方位表达。
分层递进,关注表达:对学生差异,设计阶梯式口语输出任务:从看图问答、模仿对话,到根据简易地图指路,再到创造性设计并介绍理想校园。确保不同层次学生有话说、能说好。
融合跨学科元素:探讨与美术课结合,让学生绘制个性化校园地图;与信息技术课结合,鼓励使用简单工具制作校园介绍小报或音频。
三、 精琢细节,智慧共享提品质
在具体课时与活动打磨环节,备课组充分发挥集体智慧:
1. Story time教学: 强调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度理解文本,关注Yang Ling介绍Nancy校园生活的逻辑顺序和表达方式,为后续输出搭建支架。设计角色扮演“Nancy的第一天”强化体验。
2. Grammar与Fun time整合: 优化活动设计,如将“Fun time”的场所卡片与“Grammar time”的句型操练结合,开展“猜猜这是哪儿”或“最短路径规划”等游戏,提升思维参与度。
3. Cartoon time拓展: 挖掘幽默点进行情感态度教育,设计“Bobby还会迷路吗?”的续编或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有效帮助他人。
4. 作业设计创新: 减少机械抄写,增加实践性作业:如“采访一位同学最喜欢的校园场所并说明原因”、“用英语给家人介绍你的教室/图书馆”、“拍摄一段校园一角的小介绍视频(可选)”。
四、 凝聚共识,协同并进启新篇
经过深入研讨,我们达成以下重要共识并形成具体方案:制定了清晰、可操作的第二单元教学进度表和核心活动清单。明确了各课时情境创设的要点和学生活动的主要形式。建立了单元教学资源包(课件、图片库、任务卡、评价表模板等)共享机制。确定了课堂观察重点:关注学生在模拟真实校园交际情境中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合作表现。
本次第二单元“A new student”的集体备课,不仅是对教材教法的深耕细作,更是对“如何在英语课堂中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生动实践。备课组成员们以开放的心态分享经验,以创新的思维碰撞火花,以务实的精神打磨细节,展现了高度的专业素养与协作精神。我们坚信,通过精心设计的校园情境任务和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定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情怀,助力每一位学生成为自信的校园交流者。全体成员已整装待发,将集体智慧转化为生动的课堂,陪伴学生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探索校园之美,体验成长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