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呼唤理想的教育 ——读《我的教育理想》杂谈
江宁区潘勇德育名师工作室 潘勇
优秀源自坚持!读书理应是人生精神成长的重要方式之一!作为教师,我们教着一群读书的学生,更没有理由自己不读书,尤其在信息时代知识迭代更新之际。
中国教育界没有不知道朱永新教授大名的。作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朱教授倡导的“新教育”实验,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我的教育理想》是一部振奋人心的新世纪教育经典,一幅让所有人向往的教育蓝图,一首让所有人洋溢着理想主义情怀和浪漫主义气息的教育诗。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从理想学校、理想教师、理想校长、理想学生、理想父母等十个方面,阐述了作者心中的理想教育,用深远的理念探寻教育未来的方向,用精辟的语言勾画教育殿堂的辉煌,阐述教育的伟大使命和责任,重建人们对教育的信心,点燃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激情。
下篇是关于教育活动中若干重大问题的沉思录。围绕教育现代化、创新教育与民族凝聚力、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战略选择等问题,进行冷静的分析与深入的思考。理性的思考使理想的火花更加灿烂。
2025年2月13日开始阅读此书,工作之余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余味未尽,捧在手中再次随机翻阅,书中圈画之处尽是“繁华”。每一句、每一段都值得深深咀嚼!
“教育者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使儿童、少年和青年形成关于人的美,关于人的理想、情感和体验中的高尚和神圣的东西的观念。”“实施有效的道德教育,一定要建立起’书香社会’,建立起’书香校园’,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
随手俯拾皆佳句,潜心思考真教育!
毛主席说人是需要有点精神的。每个教育工作者也是需要有点理想的。朱永新教授《我的教育理想》一书道出了千万教师心中的教育理想。
理想是一种精神追求!教育理想更是若干理想教育目标的召唤!召唤着我们恪守“立德树人”初心,坚守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
很多时候,“理想”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空中楼阁。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话语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在“追循本真”的育人之路上孜孜以求!
《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对学生道德教育说到“道德教育应该存在于活生生的生活中,在孩子与孩子的交往中,在孩子与老师的交往中,德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显然,道德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是存在于可感可触的生活中。“细、小、实”三个字,是我对理想道德教育的真切体会。发表于《中国教师报》上的《小小生日榜,育人大舞台》恰恰就是在看似细小的生活中挖掘情感,营建共情,家校协同育人中重要举措之一。
一本书就是一粒种子,如果有合适的土壤,也许就可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愿朱永新教授《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成为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践之以行的追求!
教育强国需要我们每个人怀揣教育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