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三角形课堂 共探数学教学新路径 —— 数学教研组活动报道
深耕三角形课堂 共探数学教学新路径
—— 数学教研组活动报道
为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深化对几何图形教学的理解与实践,将军山小学开展了数学教学研讨活动。此次活动中,叶双莺老师执教《认识三角形》,陈群老师执教《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位老师以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独特的教学风格,为全校数学教师带来了精彩的课堂展示。
叶双莺老师的《认识三角形》课堂,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通过展示生活中三角形形状的物品,如三角尺、自行车车架、屋顶等,瞬间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叶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比较等多种方式,从不同角度感知三角形的特征。学生们亲手用小棒搭建三角形,在实践操作中直观地认识到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叶老师还巧妙设计了小组合作探究环节,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自主归纳三角形的定义、各部分名称,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陈群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则充满了探究的乐趣。陈老师以 “小明上学走哪条路最近” 这一生活问题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自然地导入新课。在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中,陈老师为学生准备了不同长度的小棒,让学生分组进行摆三角形的实验。学生们在动手操作中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进而引发对三边长度关系的深入探究。陈老师适时引导学生通过测量、计算、分析数据,逐步归纳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陈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猜想、验证、总结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
课后,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了深入的评课研讨活动。老师们围绕两节课的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方法运用、学生参与度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叶双莺老师的课堂注重学生的直观感受和自主探究,教学环节环环相扣;陈群老师的课堂则以问题为导向,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同时,老师们也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思维的碰撞中,进一步明确了几何图形教学的方向和方法。
此次数学教学研讨活动,通过两位老师对三角形相关知识的精彩演绎,为全校数学教师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对提升学校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中,将军山小学的数学教师们将继续深耕课堂,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带来更优质的数学课堂,助力学生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