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TEACHER CHARISMA
您的位置校本研修>>教研活动>>阅览文章

校本课程——是亮色,也是底色! ——赵清老师供稿

发布时间:2014/11/25 8:31:15 作者:jjsxxjwc 阅读数:1558

将军山小学 赵清

    2014年11月24日,诸多老师齐聚南师附中江宁分校,聚焦小学校本课程的研究。课堂观摩,享受校本课程下的课堂盛宴;名校介绍,感受校本课程后的成长足迹;参观“四点钟课堂”,亲临校本课程中的第一现场。想传达每一个细节的震撼,却仍觉不尽;只好选取盘旋于脑海的一句话语、一组镜头、一张名片,让坚守课堂、未能与会的老师窥得一斑。

一、校本课程是亮色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阎勤校长的一句话颇有余味:“‘课程’一词在拉丁语中就是‘跑道’的意思。我以为,这指的是用来跑的道路,也是指跑出来的道路。”

    该校在“三寻找”的思索中奔跑于校本课程的道路。“一寻”校本课程基础在哪里?在历史传承下坚守、在文化滋养下生长、在实践支撑下展开。“二寻“课程结构是什么?该校打造的是三原色课程:以方法课程、阅读课程、阳光课程为基点的主色课程,以儿童访学课程、节日课程、俱乐部课程为载体的亮色课程,以基础、科学、规范为要求的底色课程。“三寻”课程实践走向哪里?

    校本课程不仅仅是忠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场所,它更像是融入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凝聚了教师的多元智慧的一场生动的再造。如果借用南师附小的“三原色”,那么校本课程绝对是当之无愧的亮色!

二、校本课程是底色

    如果将背景放大至孩子们的童年,那么校本课程则是不可或缺的底色。置身南师附中小学部“四点钟课堂”,才切实感到校本课程的魅力在那一张张笑脸、一段段歌声、一张张巧手中……

 

三、 校本课程需调色

    在南师附小的每一个教室,比如:橡皮壳工作室、儿童动漫工作室、趣味纸浆工作室,你都可以发现一张这样的名片:上面记录着工作室的一个或几个老师、任教学科、教师寄语等。那些笑脸、那些歌声、那些巧手,都是出自于他们!不禁惊叹于他们的才艺。

 

   “我们在招聘教师时,有一个额外的条件,那就是必须具备一项才艺。”校长的一句话解开了这绚烂的面纱。教师,不是教学的搬运工,不是校本课程改革的旁观者。无论作为亮色、还是底色出现的校本课程,我们是调色者!

    反观我校: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依托、有着勤奋拼搏的教师团队、有着一群聪颖可爱的学生,我们的校本课程又会走向哪里?不妨再次借用:“‘课程’一词在拉丁语中就是‘跑道’的意思。我以为,这指的是用来跑的道路,也是指跑出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