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山小学一(3)班班级发展规划——班主任赵芝凌
将军山小学一(3)班班级发展规划及实施细则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
将军山小学一(3)班班主任赵芝凌
一、班级概况
一(3)班现有学生45人,男生24人,女生21人。学生总体较为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可塑性极强。但孩子年纪尚小,专注力与自控力都较为薄弱,并处于初步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阶段。结合孩子们近一周的表现情况及个性特点,制定以下发展目标及实施细则。
二、班级发展目标
1.培养学生规范化的行为准则,建立班级制度化的管理体系。注重学生队列意识的养成,明确班级课堂、课间、就餐及午休期间的纪律,以校纪校规为基准制定班级公约。
2.对学生精神品质进行正确的引领,全面提升道德文明素养。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养成文明、自律和感恩意识,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定期学习中华传统美德。
3.密切关注学生思想行为动态,确保校园生活安全稳定。对学生思想上可能出现的不良趋势保持高度的警惕,确保实时掌握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表现,对学生之间出现的矛盾、口角及时处理,力争消除学生身边可能出现的一切安全隐患。
4.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一年级作为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要时刻监督提醒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时刻保持高度的教学热情,面对问题给予充分的耐心,让学生有学生的样子,老师有老师的样子。
三、实施细则
1.家校联合管理
通过QQ群等方式及时向家长通知学生阶段性的表现情况,深入了解学生在校园外的表现,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准确的把握。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让老师能够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思想状况,及时发现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共同解决。定期与家长进行约谈,详细深入地探讨孩子存在的个性化问题,提高教育引导的针对性。
2、培养纪律意识与自律意识
首先以教师的自我规范作为表率,引领学生培养纪律意识,在要求学生遵守校纪校规的同时,时刻注重教师本身的行为规范,制定完善的班级公约不仅是学生的准则,更是教师需要遵守的行为准则。尤其是在班级列队的时候,教师更要发挥榜样作用,以良好的精神面貌,端庄的体态仪容带领孩子,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孩子的纪律意识。
其次对照班级公约及小将军令,首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培养正确的是非观,进而理解哪些行为可以做,哪些行为不可以做。利用每天晨会的时间,对学生日常行为里存在的错误的行为进行点评与纠正,对表现好的学生予以表扬。
自律意识的培养还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与家长配合,让孩子在家中尽可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明白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做到家里学校里一个样。
3.培养道德品质
利用主题班会、故事会、主题演讲等形式在班级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宣讲活动,邀请学生家长或由学生给其他同学讲解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让学生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知识与基本观点,培养学生养成爱国、勤俭、节约、忠孝的优良意志品质。
通过观看红色电影、纪录片及长征故事会等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感悟老一辈革命家的艰苦奋斗,国家复兴的繁荣富强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从历史的曲折到民族的崛起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开展小游戏、小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宿感。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时间观念、书写姿势、读书习惯、预习习惯、复习习惯、书写习惯和作业习惯等组成。
时间观念以提升学生的铃声意识为出发点,和孩子强调铃声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预备铃响起即做好学习准备的意识,在学生入学的先期阶段通过实时的监督与提醒,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
书写姿势由教师示范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发现学生错误的习惯及时进行纠正。书写习惯同样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提醒与纠正。
读书习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需要掌握指读的方法,要求学生能够张开口,做到大声地诵读。
预习习惯和复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与家长沟通,在家长的配合下让学生每天拿出足够的时间对新内容进行预习,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
5.守住安全底线
在孩子对一年级新生活的适应阶段,无论是离开班级的活动还是课间,时刻保证有教师在场,认真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及时制止学生的危险行为。认真做好班级的卫生消毒工作,避免出现因卫生问题引起的疾病。流行病高发期密切关注孩子的体温升高、咳嗽等情况,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严密组织每一次集体活动,做到不漏一人,不松一刻,时刻以孩子的安全作为第一出发点。
一年级作为学生身份转换的重要阶段,更多的是通过模仿,通过家长、老师、学校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引导来进行素质的培养,需要教师及家长用心去交流,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每个孩子个性化的特点,找到每一个人的闪光点,只有持续不断地关爱、尊重、理解、宽容孩子,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努力蹲下身子,以孩子视角走进他们的世界,不断地提升改进自己的工作,让他们度过快乐的童年。
【点评】
在班级管理中能够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让德育在无声中进行。孩子的进步来自于对老师以及同学的模仿,并且得到老师的表扬、家长的鼓励,逐渐形成自己的习惯。因此教师的工作需要教师潜下心来,走到孩子中去观察、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建议在班级规划实施的过程中能够多关注孩子细小的行为习惯以及心理变化,把教育做“细”、做“长”。低年级的习惯培养是通过老师的“身教”以及游戏中逐步形成的,建议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适合低年级的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