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TEACHER CHARISMA
您的位置学校概况>>校园快讯>>阅览文章

“约而后谈”——家校和谐共建、共进的有效方式

发布时间:2019/9/2 10:42:23 作者:潘勇 阅读数:1672

                南京市将军山小学小将军班 潘司令


中途接班,班级家长为了孩子想尽快了解班主任及班级情况;班主任为了学生也想尽快了解家长及家庭情况,当家校双方都产生想互相了解这一共同需求的情况下,恰逢开学季,班主任的工作都比较忙。此时,如果忽视了这一需求,班主任忙于相关的其他事务,势必导致家长的需求期待被有限或无限搁置而引发家长们的各种揣摩与猜疑;对班主任来说,也会因没有与家长及时沟通而无法深入了解班级学生,尤其是特殊或特别学生,甚至因此而导致师生之间“首因效应”的缺憾。

首因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么人们就愿意和他接近,彼此也能较快地取得相互了解,并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和表现的解释。反之,对于一个初次见面就引起对方反感的人,即使由于各种原因难以避免与之接触,人们也会对之很冷淡,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在心理上和实际行为中与之产生对抗状态

为此,如果能在中途接班后,班主任尽可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实施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无疑是家校双方都期盼的好事儿。家校沟通中最常见的方式主要表现为家长会、班主任或老师约谈家长、QQ、微信、家访、书信、电话等方式。当下家长会,班主任或科任教师面对的是一个班级学生家长群体,对于班级面上的整体情况乃至建议反馈较多,很难在家长会上对某一个学生进行深入而细致的评析。班主任或科任教师通过电话联系家长约谈往往因孩子发生突发事件或某一较为严重问题而进行。此类约谈家长基本在毫无准备的前提下进行,往往显得比较被动,效果也不甚明显。QQ、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尽管家校双方沟通便利,但其深入程度和效果明显不足。家访,作为以往较为常见的一种家校沟通方式是基于班级孩子“村居”式(往往集中在某一个村子,学校也在这个村子,甚至师生都同住一个村子)相对比较便捷的一种方式。当下,不仅孩子散布于各地且家长忙于工作也难以有一个相对闲适空暇的时间。凡此种种导致现场家访的极不便利。书信虽然可以比较深入地进行沟通,但在快节奏、信息化畅达的今天,这种方式已经很少见到。

中途接班,在与孩子们深入相处几天后,我便发现所接的班级的确有几个特殊或特别的孩子。如果不及时进行沟通,势必导致孩子重蹈覆辙,家长依旧“破罐子破摔”。我设计了“家校共建约谈表”(见下图)

QQ截图20180917212422

将表格发至班级群中,供家长和班主任或老师双方进行提前“约谈”联系,双方“约”好后各自都有了较为充分的心理准备。尤其是中途刚接班的班主任,在较短时间内未必对班级几十个孩子都能达致较为深入的了解。“家校约谈共建表”既可以家长提前预约老师,也可以老师提前约谈家长。家校双方的平等协作体现得非常明显,而且乐于被家长接受。对班主任来说也可以对约谈家长的孩子有个深入观察了解的时机,确保约谈时的针对性,利于家校真正形成育人合力,更好促进孩子的成长。

我和家长商量,为确保双方约谈的实效性,一般都将时间放在孩子们放学后进行。这样既便于班主任将孩子送出校园,也便于在校园门口迎接家长,更能保障双方静心约谈的时间。开学近两个星期下来,家长主动约谈班主任的积极性很高,班主任提前约谈的家长“出勤率”达到100%。通过双方进行的约谈,切实有效沟促进了家校双方的沟通。

教育需要形成合力,尤其是家校双方的合力,因为我们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即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双方约谈,无疑和谐了家校关系,不失为家校共建的有效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