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展风采,前辈引领促发展
一场小雨,带走了平日的喧嚣,在这样一个宁静美丽的日子里,2018年江宁区小学教学副校长课堂教学展评(语文专场)活动在将军山小学五楼教师会议室如期举行。
汤山小学成健老师带给大家的是《滴水穿石的启示》。成老师通过带着孩子们回忆四年级上册的文章《说勤奋》来呈现说理文的结构特点,从而帮助孩子们快速锁定本文的关键词——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接下来,成老师运用三个问题贯穿整个课堂:1、从哪里可以看出水滴目标专一、持之以恒;2、文中举了几个例子;3、为什么举这几个例子。成老师循循善诱,在一步步的提问中帮助孩子们理解了课文。
领略了说理文的严谨,又怎能错过诗歌的细腻。在《送别》的音乐声中,我们跟随上坊新城小学陈宏保老师进入了《黄鹤楼送别》的学习。诗词之美,不止在于语言,更在于那跃然于字里行间的人生最细腻的情感。课堂围绕“情”字展开,在品读文本中,孩子们领略了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依依惜别之前,也体会到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
天景山小学冯兴森老师通过“滴”的文字演变带领大家走进《滴水穿石的启示》。冯老师的课堂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课堂由六个部分组成:揭题质疑,激发兴趣;检查预习,扫清障碍;联系旧知,明确文体;类比迁移,感受神奇;聚焦事例,关注表达。孩子们跟随者冯老师的节奏领略了说理文独特的风采。
周岗学校小学部杨鹏老师执教的是《黄鹤楼送别》。杨老师一句“文是诗的诠释,诗是文的浓缩”便点明了“文包诗”课文的特点。杨老师给予孩子们充分的思考时间,借助“暮春三月”“烟雾迷蒙”“繁花似锦”三个词语理解并想象“烟花三月”所呈现的图画和意境,同时通过对“您”字的分析来体会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
比起诗词的格律工整,意象万千,对联语言精妙绝伦,朗朗上口,散发着不一样的语言魅力。《春联》在东善桥小学陶承红老师与孩子们亲切的交谈声中悄然到来。陶老师和孩子们在欣赏对联的美好意境中发现了春联的特点,在对对子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春联特点的理解。陶老师激励性的评价语增加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
大气的教学状态,独特的教学思路,信手拈来的知识,生动、准确且具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无不展示了前辈们在多年教学经验中沉淀下来的从容和智慧。课后,特级教师姜梅红老师和储广林老师对五位老师的教学进行了精彩点评,给年轻的教师们指明了学习的方向。
2018年的年尾,窗外,寒意阵阵,心里,暖意融融。在这份温暖中,年轻的教师们有了新的目标——向前辈学习,展教学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