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江苏站记者和省教师培训中心专家来我校调研区美术培育站工作,给予赞扬!
近日,《中国教育报》记者、《江苏教育报》副主编李大林和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王高教授在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李宏兴、副校长宋熠和培训处主任解国祥等领导陪同下,来到我校指导南京市江宁区中小学美术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工作,我校校长于斌和培育站主持人、特级教师、副校长张屹热情接待了嘉宾,并陪同调研。
嘉宾们首先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江宁区中小学美术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学员的“美在江宁”主题美术作品展,听取了主持人、特级教师张屹对作品的一一介绍,领导专家们对学员们克服暑假酷热,写生创作表现江宁乡土文化、乡村景色的精神给予很高赞扬,一致认为美术作品很精美,江宁乡土特色很浓厚。
接着,领导专家们一行来到接待室听取江宁区中小学美术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工作汇报。李宏兴校长、宋熠副校长首先介绍了江宁整体的教师培训情况,接着江宁区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项目负责人解国祥主任详细介绍了江宁区开展的三届培育站组织工作情况,每一届都取得了理想的培育效果,这一届也认真扎实地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各乡村学校积极申报,而且涵盖了初中和小学,人数达到69人,在全省也算是受众人数较多的站之一,区教师进修学校高度重视每一届,组织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特级教师撰写方案申报,本届的美术项目,更是体现了我区对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的重视,在全省第三届总共只有两个美术项目,我区是其中之一。汇报中解主任还把对学员的精细化管理情况作了详细说明,受到专家们的充分赞赏和肯定。
随后,培育站主持人张屹向专家们汇报了江宁区中小学美术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学员们认真学习的态度,克服困难、不畏酷暑坚持学习、到乡村写生的精神,认真组织严格执行培育方案的做法,以及对学员们要求的“六个一”:一幅乡村美术创作、一幅乡村写生素描、一节乡土校本课程、一次公开展示评课、一节出版地方课程、一篇高质量论文。
专家们对培育站抓住乡土文化主题,立足乡村景色表现,通过美术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教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促进研学行,增加对乡情的了解,最终增强国家倡导的文化自信,也给予非常高的评价!认为培育站的立足点高远,措施实在,成效显著。专家们觉得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了《美在江宁:学员优秀作品集》、《美在江宁:走进姚东老街写生作品集》和《美在江宁:江宁美术乡土文化地方课程》三册书,充分体现了江宁美术教育的特色,也彰显了江宁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的风采,难能可贵,实属不容易。在肯定的同时,领导和专家们也对我们培育站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本次调研中,领导和专家们的褒奖是对我区中小学美术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工作的充分肯定,我们项目组全体人员将继续努力,保质保量地完成后期各项研修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