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TEACHER CHARISMA
您的位置学校概况>>校园快讯>>阅览文章

我校举办三年级家长学校

发布时间:2018/10/31 8:22:56 作者:厉林瑞 阅读数:1589

皓月当空,秋夜微凉,没有学生呼喊的校园总是多了一份宁静,而今晚将军山小学报告厅里却欢声笑语,因为燕子老师正为三年级的家长们开展着一场关于“家长如何协助孩子成长”的家庭教育讲座。
    燕子老师原名刘燕芳,家庭教育指导师,省级语文骨干教师,知名阅读与写作专家,曾担任过高中班主任、校长等职务,并创办了自己的家庭教育工作室。多年来致力于家庭教育,接受过个体家庭咨询上千次,有着丰富的咨询经验,并对家庭教育做了深入地研究。
    讲座在德育处万主任富有温情的介绍声中开始了,接过话筒的燕子老师从“扮演好角色 不包办”“积极面对 少抱怨”以及“了解孩子 说重点”等七个点进行了经验分享,让家长们产生共鸣的还是燕子老师开场中带来纪伯伦的那段关于孩子的话:

              论孩子

                你们的孩子其实并不是你们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求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生,却并非从你们而来。

                            ……
一、扮演好角色 不包办
   
家长应该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协助者、支持者,而不是一味的关注于成绩,也不是只盯着孩子的成绩,孩子就能成长。作为家长,更应该尊重孩子的内心世界,让他们有一种变得优秀的内在需求,才会促使变化发生。
    作为支持者、协助者,父母可以通过“读书”和“学习榜样”来激发孩子进行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为了培养一个人能在精神上的独立生活,必须把他引入读书的世界。书应该成为每个学生的良师益友和明智的教导者。此外,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尤其对于成长中的孩子,因为它与那些空洞的道理相比,这是真实的、具体的、全面的……它不仅能打动学生,还能从心灵深处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燕子老师还倡导家长用陶行知老师的“六大解放”来解放孩子。
二、积极面对 少抱怨

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带领孩子发现有成就的人身上的“苦”,例如看人物讲述节目时,电视上出现孩子崇拜的明星,那么需要引领孩子看到成功背后的付出,这样不仅避免了下意识的说教,也引起了孩子的内心共鸣。他们可能会因此与父母找到更多的话题为以后问题的沟通带来契机。整个过程中,燕子老师还请了家长来一次情景再现,互换成孩子的角色来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

三、了解孩子  抓重点

了解比教育重要,北大心理学院副教授张昕说:“一个又粘人,又淘气,还夜猫子的熊孩子,完完整整的将我在书上所学到过的困难儿童呈现在生活中,让我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也深深的说明了孩子的内心世界需要了解,并且需要抓住重点进行聆听,更需要发掘优势。  

此外,我们在家庭教育中还需要挖掘孩子的潜能,协助他们制定目标。重过程、轻结果,看淡成绩的同时,和他们共同成长。

最后,在一首《如果我爱你》诗中结束了今晚的演讲,从教务处潘主任的称赞声和家长们透露光芒的眼神中,看出燕子老师这场精彩的演讲给家长们带去的希望与关怀。这些掷地有声的话语,不正是家长们内心迫切需要的告诫吗?

IMG_5168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