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娟5月份反思
南京市将军山小学5月份教学反思记录
听课课题:《笠翁对韵》 任教老师:许娟
听课时间:2017.5.5 听课班级(地点):拉小报告厅
反思内容:
拿到笠翁对韵这类古文,该怎么教?我想到了万变不离学生,学生最需要的,就是我们教学的重难点。我想学生可能需要以下几点:1、方法。这类文章他们很陌生,老师在示范教完后,他们可能需要从中习得一种能容易掌握,又能自学的方法。2、兴趣。让孩子觉得学习这类异于日常、相对深奥的文言文,也很好玩,并且有持续亲近的意愿。
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抓住了两条主线。
第一,教会孩子一条在同类古文学习中通用的法则,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我考虑了下,这个法则就是——熟读成诵。怎么读呢?我围绕读正确了、读熟了、读懂了、读好了读记住了这一目标努力,将通读词句、熟读节奏、品读内容、诵读体验,有机整合,力求教学目标明确、有效。
第二,创设趣味性。这类文字因为需要反复地读,怎么让孩子读不厌呢。我想到了各种变着法子的读,自读、对读、模仿读、理解读、寻找规律读等,尤其是孩子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课间需要一个活动的时间,我可以将这种课间操与我的课堂内容结合,手舞足蹈地读也就承担了放松精神、舒展全身的责任。此外,笠翁对韵善于用典,讲究对仗,这些都可以变为我的“文字游戏”,为单调的“读”增添多感官的享受。
这次教学的最大收获我觉得是我开始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了,在朗读、理解、表达、语言运用上我都力求扎扎实实,希望通过我的评价语去引导、激励孩子学会学习,乐于学习。最终效果也许并不那么理想,但我努力了,为此我感到很开心。此外,我希望在教学过程中传达给学生一些理念:像是学贵有疑,独立思考比获得答案更重要;像是学习的乐趣在于对于喜欢的内容主动去查查资料,和小伙伴的探讨探讨,口诵心惟等等。一节课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但这些理念能够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一些痕迹,我就很满足了。
反思教师签名:许娟
日期:2017.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