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TEACHER CHARISMA
您的位置校本研修>>教研活动>>阅览文章

行走在“基于课标的小学低学段阅读教学”的路上(一)

发布时间:2014/3/8 20:52:47 作者:将军山小学教务处 阅读数:1493

文/张城静

   阳春三月,和着泥土的清香,江宁小语界吹来了一股教研风……

   3月6日上午,竹山小学承办了南京市“扎实灵动,提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暨《语文素养视野中的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索》课题研讨活动。在区教研员周爱华老师的精心策划下,此次活动分为教研课观摩、江宁低语课题组“课标解析”活动汇报和微型研讨展示、“我看一至三年级语文学科减负问题”沙龙研讨三个环节展开。

    江宁低语组成员竹山小学孔珊珊老师和永泰路小学汪璐璐老师分别执教了二年级下册《蜗牛的奖杯》和一年级下册《小松树和大松树》,她们竭力带着团队对课标的理解(解析)解读文本,走近学生,深入课堂(无论怎样精当的解读都是要以生为本,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在常态下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去修正、调整)。从这两节课的呈现来看,确实能在全区乃至全市起到一种引领,示范的作用。

基于课标,不拔高。

      潜心研读《课标》就一定能发现,《课标》用词很精准。以“默读”为例,“默读”在不同学段的朗读要求里都有所涉及,但对孩子们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第一学段要求“学习默读”,第二学段要求“初步学会默读”,而在第三学段则要求“默读有一定速度”。孔老师在引导孩子们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之前,明确提出默读的要求——不出声、不动唇、用心读,让孩子们感受什么叫“默读”。

重朗读,轻说教。

  “语文是读出来的”,低年级的语文课就应该书声琅琅。《蜗牛的奖杯》和《小松树和大松树》是两篇说理意味比较浓的文章,似乎从成人的视角去看都或多或少能悟出其中一些道理。但若从孩子的视角去读文章,他所感兴趣的或许应该是故事本身的趣味。一旦说教,教师眼中的孩子就“没了”。随之消失的就是孩子对阅读的强烈兴趣和阅读愿望。阅读就将成为他人强加于孩子的一种行为,阅读不再主动,谈何课标中的“喜欢阅读”?两位教师凭借对文本的钻研,对阅读教学的一片赤诚,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孩子们的朗读热情。

教字、教词渗透文化内涵。

  上学期,市教研室就围绕“扎实灵动,提升汉字教育”开展了教研活动,充分肯定了汉字是语文之基,要提升汉字教育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在低年级,应借助字理教孩子主动识字、趣味识字,提高课堂识字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能带着孩子感受汉字里的文化。比如汪璐璐老师在教孩子们记住“孩”和“爷”这两个生字时,就充分挖掘了古文字的象形意义,再根据不同部件的含义叠加在一起来共同阐述对一个字的理解。孔老师带孩子们理解“唯恐”、“生怕”、“坚硬”这三个词时,她就关注了“恐”、“怕”和“坚硬”的偏旁,借助偏旁来教孩子大致推测生词的意思。

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

    低年级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之事,汪老师和孔老师特别注意利用儿歌,课堂评价用语等手段来提醒孩子们错误的读书、写字姿势。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