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TEACHER CHARISMA
您的位置校本研修>>教师心语>>阅览文章

第7周教师读书感悟——读吴非《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有感

发布时间:2016/10/13 11:41:40 作者:将军山小学教科室 阅读数:1418

一生做好一件事

将军山小学 许娟

    开学前期,因为书名的吸引,我购买了吴非先生的一本教育随笔——《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整整一个月,课余时间基本用来翻阅这本书了。耐读、好读,读完后,不得不感叹,这一篇篇看似短小的文章背后,处处都闪现着智慧的火花,先生就是先生,吴非先生是位能够从他身上汲取“能量”的“真正”教育家。

    这本集子厚达225页,书中收录的是先生近年来对课堂的一些思考,都是短小精到之作,没有潸然泪下的故事,也没有让人拍案惊奇的案例,一切都在风趣通俗的语言中娓娓道来,那些日常教学中的“小事”“俗事”,却散发出不一般的教育境界。书中的吴非先生摘下教师的“标签”,以一个与学生平等的“朋友”角色来阐释自己眼中的教育,重新审视从教者的职业定位。他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深刻反思和剖析,归结起来,就是探讨了“教师为什么要教、教什么、怎样教,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几个问题。读完这本书,我有几点启示:

    1、课堂,是陶冶情感、生成智慧的园地。

    吴非先生的课堂有这样的一个习惯:上课时,学生读书,而他会走到教室后面,站在学生的位置朝讲台看,描摹出学生看到自己的样子,并努力地完善自己。在吴先生看来,合格的教师根本不会把课堂当作战场,也不屑于把课堂当作考场。课堂是生成智慧陶冶情感的园地,每个人都在这里耕耘,包括学生,更包括教师。看到这我有些汗颜,我恐怕是个不太合格的老师,课堂上我抱怨过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认真;我时常认为上课是一场与孩子斗智斗勇的战斗;在我的课堂中,乐趣可能经常没有知识讲授和训练的多……我不敢再往下想,一个教师的价值追求往往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被世风压进平庸模子里的教师又如何能上出有温度的课,如何照亮那么多颗年轻的心?

    吴先生推崇“同理心”教育,这点我特别认同。钱理群先生不是说过嘛,现在我们的教育培养出了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的基础教育让孩子从孩童起,就学会了自私、冷漠和造假,为了自己能够“高人一筹”,往往在同学面前留一手,在看到别人学业的失误时,那种暗自得意,让人唏嘘不已。沟通、理解、同理心这类优秀品质,已经被高压的社会竞争排挤出局,但是一个优良的社会是急需这些品质的,所以我们小学老师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做人为先,我不禁反问自己,你给未来的社会培养了什么样的人?你的课堂里是否充满了正义善良、换位思考的“人间”温情?

    吴非先生还提醒大家:“课堂要教给学生的,是思维方法,如果以‘教知识’为务,那就没完没了,学生永无毕业之日。”是呀,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里,每一天创造出来的新知识层出不穷,一个人用毕生的精力都学不完,何况现在快捷的移动智能终端,能够让学生随时随地查询到所需要的知识。如果我们的课堂依然停留在学知识的水平上、以记忆为目的的教学,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今天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课堂,我们更要关注学生利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人有了独立意志和思考能力,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格的现代公民。

    2、课堂,关注“人”的尊严与成长。

    吴非先生的课堂从不用“对”“错”来评判孩子的答案,没有回答对的孩子,老师会用欣赏的态度告诉他“你的答案很特别”。看到这段时,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在我的课堂中,我常常以自己心中的对错来评判学生的答案,当学生的回答是我想要的答案时,我会毫不吝惜的赞扬他;当学生的答案不在我想要的范围内,我可能会面无表情的让他坐下,甚至为了课堂的进度打断他的发言。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开始惧怕发言,怕得不到我的认可,怕被别的同学嘲笑异类。其实,答案哪有那么重要,答案也不是唯一的,发言的目的在于鼓励孩子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每个“人”,尊重每个“人”的想法,这一点我在日后的教学中要多跟吴非先生学习。

    吴非先生不鼓励孩子用“修正液”,在我的班级里也是禁止用修正液的,我告诉孩子,用修正液会让老师改本子更吃力,并且上升到用改正液是对老师不尊重的高度。当然,我也会苦口婆心的告诫他们,用修正液养成习惯了,考试会扣很多分(瞧,我这个为“分”主义者)。也许是因为我的表达仅仅站在了自我角度,很多孩子还是很不以为然。吴非先生的书里也有这样的一段论述,吴老师告诉学生,使用修正液是告诉自己还有更正的机会,会养成不认真细致的坏习惯,拒绝用修正液就是帮助自己塑造好的学习习惯。虽然是同一件事,同样的做法,但是能看出老师的不同用心,高下立现。课堂,我想作为老师的更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从细节中关注他们的每一次成长。

    同仁们,我们生命中有那么多时间在课堂上度过,但是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是否真的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如果你还有很多困惑,那么请用一生的时间去慢慢体悟吧,或者读一读《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样的书籍,也许你会获得更多的启示与共鸣。

    最后,以吴非先生的一段话做结:基础教育的特点,在于教师的全部努力,经过漫长岁月之后,才可能从人的教养、习惯方面看到一点点作用,而追根溯源,却又未必能说清。教师一节课,仅仅是一滴水,但是,每一滴都是重要的,对于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