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山小学 “青蓝工程”聚焦课堂实施方案
为加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步伐,形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进取向上局面,提高我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通过“青蓝工程”实施,为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营造良好氛围,也为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动作用,促进教师交流互动搭建平台。特制定本学期“青蓝工程”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师徒结对活动使青年教师“一年入门,三年合格,五年成骨干,七年挑大梁”。
二、参与对象
“蓝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教科研工作能力强的教师。
“青方”:新参加教育工作的青年教师
三、工作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开展“青蓝工程”活动的有关精神,明确开展“青蓝工程”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2.成立学校“青蓝工程”领导小组。
组长:于斌
副组长:张屹
组员:潘勇、万明哲、丁雯
3.制订实施方案。
4.确定指导教师和徒弟(附表)。
(二)组织实施阶段
1.每年学期初举行师徒结对仪式,明确双方职责。
2.指导教师按指导教师职责开展指导,徒弟按相应的职责开展工作。
3.组织汇报课活动及时交流和评价。
四、师徒职责
(一)师傅(蓝方)职责
1.树立全方位指导的思想,对徒弟的师德素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育管理、教学常规等进行指导。树立“导学相长”的思想,与徒弟之间构建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共同提高的融洽关系。
2.师傅每月听徒弟至少1节随堂课,听课后及时与徒弟进行交流,并在听课本上作详尽的记录和评价。
3.师傅每学期至少为徒弟上10堂示范课(包括公开课和预约课);指导徒弟常态课的教案一个月至少一次,并在教案上批注、修改,提出建议,有署名和日期;指导徒弟开设一堂较高质量的公开课。
4.建议师傅和徒弟每学期进行一次同课异构,在对比教学中共同提高。
(二)徒弟(青方)职责
1.主动自觉地向师傅虚心求教,努力学习师傅的敬业奉献精神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与师傅之间构建相互探讨与协作、共同提高与进步的融洽关系。
2.徒弟一学期至少听师傅10节课(包括公开课和预约课),并在专门的听课本上作详尽的记录并写出听课心得与收获。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10节。
3.平时主动请师傅听课,每月至少1节。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校级汇报课,主动请师傅帮助备课一个月至少一次,并邀请师傅听课评课。积极参与各级组织的比赛课活动。
五、青蓝工程过程管理细则
1.新学年初举行青蓝工程结对仪式。
2.每学期期末统计所有青年教师的公开课并检验授课的效果。
3.每学期末检查所有青年教师的听课本和听课反思,特别是对指导老师的听课是否达到规定的数量。
4.学期末检查《新教师培训手册》,请指导教师指导的常态课备课过程要及时记录在册。
5.学期末检查指导教师的听课本,特别是对徒弟的听课是否达到规定的数量。
六、学校评价考核
1.督促师徒落实责任,定期与不定期地进行检查。
2.学校每学年末评选一次“优秀师徒结对教师”,给予表彰与奖励。
附表:
将军山小学2016-2017学年度“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名单
学科 |
指导教师 |
青年教师 | ||
语文 |
潘勇 |
蔡青青 |
秦聪 |
高丹丹 |
万明哲 |
李慧 |
张苗苗 |
| |
赵清 |
焦艳 |
唐晓旭 |
| |
张城静 |
李媛媛 |
余晨 |
| |
周遥 |
高茜 |
李洪杰 |
| |
数学 |
范玲美 |
陈倩 |
李春伟 |
姚丹 |
陆秀梅 |
仇小婉 |
邱凯 |
宗芬芬 | |
沈洁 |
李沙 |
吴康云 |
| |
音乐 |
张昱晨 |
丁文琪 |
傅越 |
|
体育 |
杨娜 |
高靖程 |
刘璐 |
|
盖晓峰 |
孙艳朶 |
王久富 |
| |
科学 |
江孝东 |
吴霞 |
赵炜芳 |
|
美术 |
张屹 |
周羽 |
|
|
英语 |
谢士香 |
袁皞 |
梁红 |
|
信息 |
李子青 |
王珊 |
|
|
品德 |
丁雯 |
查丽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