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TEACHER CHARISMA
您的位置校本研修>>教研活动>>阅览文章

谷民发5月份反思

发布时间:2016/5/30 11:41:20 作者:将军山小学教务处 阅读数:1258

听课课题:《猴子种果树》             任教老师:谷民发

听课时间: 2016.5.24                 听课班级:二(4)

反思内容:

简洁有效、扎实紧密是陈老师这堂课给我最深的感受。

课堂以兴趣导入开始。陈老师先出示猴子的图片,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说说自己印象中的猴子。揭示课题听故事,让学生在“听”中认读,初步感知故事。

听读后,陈老师让学生回顾猴子种了几种果树,让他们体会到猴子中的树很多,为其后主问题作铺垫,接着随文学习读词语“梨树、杏树、桃树、樱桃树”。读完后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用一句话说说课文内容,可以用上“先……又……然后……接着……最后……”等词语。在学生对课文理解度加深、认识度提高之后,陈老师提问:猴子没种成果树是因为偷懒吗?自然过渡到第一自然段的学习。通过朗读第一自然段,相机学习“浇水、施肥”两个词语、体味猴子的心理活动,体会猴子的认真、勤劳。而即使这样猴子也没种成果树(出示最后一段)。学生自然生疑:为什么猴子什么果树也没种成?在处理这个问题时,陈老师先解释“农谚”的意思,通过理解课文农谚、拓展课外农谚来帮助学生理解农谚的特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且自然引出农谚的叙说对象:乌鸦、喜鹊、杜鹃。再回到主问题“为什么猴子什么也果树没种成?”时,学生就能明晰:猴子1.没耐心;2.没主见。

理解课文内容之后,陈老师采用表演的形式让学生把猴子和小鸟们演出来,并且注意体会角色的心情。值得一提的是,陈老师的表演安排考虑到了每一位学生——除了表演的两个同学外,还要有导演“指导”对话与动作。

陈老师在教学生字时,注意给学生画上“辅助线”,在让学生注意生字的时候,能一眼观察到需要关注的点。这对我们在教学生字时很大的启发。

反思教师签名:谷民发

日期:2016.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