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TEACHER CHARISMA
您的位置校本研修>>教师心语>>阅览文章

情有“读”钟

发布时间:2014/2/14 21:50:36 作者:将军山小学教务处 阅读数:1296

将军山小学优秀青年语文教师  赵清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曾指出:“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朗读的重要性,无需赘言。

一丝认知

    然而,朗读能力并非先天具备的,它的形成需要一定过程。 关于朗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这样的学段目标:第一学段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这是不同的层次要求。“正确”是能够使用标准普通话朗读文本,声、韵、调读得清楚准确;没有添字丢字、错读回读的现象,对儿化音、轻声、音变把握准确;停顿断句准确恰当。“流利”是学生朗读文本时气息顺畅,吐字清晰,没有指读、顿读、唱读、回读的现象,不读破句,语言流畅自然,语速恰当适中,节奏感好。“有感情”是能够准确把握文章情感,并以此为据准确定位朗读基调,朗读真挚自然,不矫揉造作,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能够根据不同文本读出重音、语气,入情入境,朗读时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有美感。正确、流利,属于对朗读内容的要求而“学习用”“用”“能用”,这是不同的学段要求。朗读能力培养的过程性,显而易见。每个学段的要求环环相扣,密不可分。其中,第二学段朗读能力的培养又起到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第一学段朗读能力的巩固、提高,又影响到第三学段是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恰逢执教三年级,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这,不得不引起我的重视和思考。

两项行动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学亦是如此,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对症下药。

一、变更“舞台”,读出风采

    基于课堂时间的有限性,“正确”“流利”这两项可作为预习要求,在家完成;而对于前两项的反馈、巩固以及“有感情”的落实,应该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布置预习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圈出生字、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课文读5遍。无论是生字、生词的强调,还是对朗读遍数的要求,其目的都是为了落实“正确、流利”的朗读目标。然而第二天的课堂效果显示,很多孩子甚至连需要掌握的生字还素未谋面。这不仅影响了朗读水平的提高,甚至是正常的教学进度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是不会读?静下心来,细细思考,读不好的罪魁祸首恐怕不是“不会”,而是“不愿”。三年级的孩子,再也不像低年级那样,有种朗读的成就感,或是对老师布置任务的惟命是从感。5遍,只是加重麻醉感而已,并不能保证质量。当务之急,应该是提高学生的朗读积极性。

    最近,类似于“中国好声音”的音乐选秀节目越来越火。某天,师傅潘老师班级一学生讲朗读录音发至班级群QQ。潘老师听到后,随即进行了评价。其他孩子纷纷效仿,效果极佳。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听到之后立即发扬“拿来主义”的精神。“愿意展示自己朗读的同学可以将你们的朗读发至班级群QQ 。”

    刚开始,读的孩子似乎并不多。为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我将朗读与班级加星制度结合,并逐一加以评价、指导。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孩子愿意展示自己朗读。可是随后发现,那几个朗读欠佳的孩子,读着读着就不读了……也许是感到了自己的落差,也许是觉得自己总也进步不了。于是,我将公共显示的评价改成了个别回复形式,这样既可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也可以“暗箱操作”,以多加星的方式调动孩子朗读的积极性。

    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曾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再规定朗读遍数,又可以展示自己的“朗读成果”,积极性怎么不提高?听录音、逐一回复,的确消耗了很多的课余时间,却换回了孩子的朗读进步。值!

二、方法指导,读有技巧

    当孩子的朗读积极性有所提高,便可以适当渗透一些朗读的技巧。

    在一篇文章里看到这样的一段话: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方式,如个人读、齐读、小组读、范读、分角色读等方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需要。个人觉得,之所以能够成为传统,本身就有一定的必然性,诸如范读,不但不落伍,甚至十分必要。朱光潜先生说:“朗读也是一种模仿,它模仿的是作者喉舌筋肉活动技巧。久而久之,作者的神气音节就在读者的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迹。”在范读中,传授朗读的技巧。

    我们班的孩子有这样一种共识,当某位同学读书时,书是立起的,此时的任务是认真倾听。我告诉孩子们,任何一种好的朗读,前提必然是正确,读准每一个字,很重要!当老师范读时,他们的书则平躺在桌面,右手握支铅笔,一边听,一边标注——哪儿是轻声,哪该停顿……诚然,每个人对文章的理解不同,他的轻声、停顿和重读都是不一样的,但在孩子还没有完全建立自己的语感时,给他一些较为合适的参考和依照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结合班级拖音严重的现象,我重点抓住“的”的指导,一来是它的出现频率较高,二来是它是很多词组连结。如《“东方之珠”》一文中:香港是我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抓住“的”的轻声,拖音现象得到了大大的缓解。

    一直这么坚持着,一学期下来,如愿取得了一点效果。

几点思考

    窦桂梅说:“生动和心动一字之别,差之千里。”生动的朗读也许不难,表情丰富,声音抑扬顿挫,但是这热闹过后,只剩下什么?

    诚然,利用孩子们的表现欲以及对得星的追崇,孩子们的朗读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标注,学生也能读出所谓的“抑扬顿挫”。然而,仅靠一种评价机制调动的积极性可以维持多久?真正吸引学生的,难道不应该是语言的魅力、文章的情怀吗?紧靠复制来的某篇文章的抑扬顿挫,对于语感的增强、朗读能力的提高,实则有多大贡献?自己读,会不会出现南郭先生?换篇文章读,会不会就瞠目结舌?

    心动,再行动!曾经看到一篇指导朗读的文章,这样表述:朗读要发音正确清楚、语气语调恰当。表示疑问、愤怒、惊奇、命令、号召等句子,语调要前低后高,表示肯定、重、感叹、请求等句子,朗读时语调要前高后低。这样的指导是否可取?也曾看到某位教师执教《詹天佑》的教学实录:

    出示: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师:如果强调这是中国人自己的修的铁路,怎么读?

    生读……

    师:如果强调这是第一条铁路,该怎么读?

    生读……

    如果强调詹天佑的坚定信念和客服困难的决心,该怎么读?

    生读……

    如果强调修不好铁路的后果,该怎么读?

    生读……

    师:理解的角度不一样,朗读额侧重点也就不一样,你认为怎样读最能表现詹天佑的爱国情怀,你就怎样读!

    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自然而然读出了抑扬顿挫,所谓的重音指导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后的朗读过程中,学生必然会玩味、体味。这样的课堂,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读好一篇文章,不仅应该读出一首歌、一幅画,更该读出一段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