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凤凰母语“朗读与吟诵”研修有感
将军山小学 许娟
无可否认,朗读是培养语感、锻造语文素养的基础。但是把书读好却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这种技能正因为需要示范指导、专业化训练,因而有了一丝庄严的意味。如果这项技能无法复制照搬,它还夹杂了“个体感受”等不确定因素,就显得更加任重而道远了。带着这样一种复杂的“求索”心态,我参加了凤凰母语第二期“朗读与吟诵”研修班,希望通过这次机遇,寻找到某种“可能性”,它既普遍适用,又易于传授。
一、朗读,一种表达,而非传达。
朗读是什么?我一直无法下准确的定义,这也至使我的朗读教学,目标总是含混不清的。课堂伊始,雅坤老师便告诉我们:“朗读就是赋予文字以生命,让文字开口说话,传达出它的心声。”正当我细细咀嚼“传达”的意蕴时,雅坤老师又抛出更深层次的观点:“朗读还要将一种体验、表达的方法传授给学生,教会他们学会感受文字要传达的意蕴。” 原来,“学会感受、点燃能力”才是朗读更为重要的使命。反思我们的课堂,更多的是为了授课内容而客观的“传达”文本,那种“以心交心,以体验触动体验”的“点燃式活动”很少,这也许是我们急需改变的。
二、声音、气息、情感、内容,一起“动”起来。
做为教师的我们,很多的时候是凭着语感去朗读一篇课文的,这是基于我们的丰富经验。但是对孩子来说,经验还未积累到足以驾驭言语的地步,怎样将“心声”(理解)传之于“言声”(朗读)呢?或者说我们教师如何“解码”自己无意的朗读行为,将之化为可控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内化为他们自我的编码体系呢?培训之前,解答内心的这份困惑是我最为期待的授课内容。雅坤老师精心挑选了苏教版的典型课例,通过面对面的点拨,将技巧透过实践活动传授给了我们。回来后,我便迫不及待得将之运用到了课堂,以二下课文《狐假虎威》为例。
首先,拿到一篇课文,我们需要先默读一遍,确定朗读基调和中心思想。《狐假虎威》是一篇寓言故事,全文的朗读基调就有了,要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情节性。“我们要开始给语言‘化妆’了,你准备好了吗?”在生动的情境中,孩子们很兴奋地融入了文本。
随后,是具体分析文章的层次,因为层次间的关系就是朗读语气转换的依据。没想到依据意义划分的段落竟然还有引导语气转换的功效,这实在是太神奇。
通过初读理解,孩子们很快划分出文章的层次:第一层次是第一段,讲的是饥饿的老虎逮住了狐狸。这里狐狸的“窜”,老虎的“扑”,教师适时的引导出两个小层次,让孩子很快领悟到狐狸的紧张和老虎的凶猛,语气读起来是松弛有张的。第二层次是二到六自然段,狐狸用谎言一步步蒙骗住了老虎。老虎由原先的“一愣”到后来的“被蒙住了”,语气由坚定变得半信半疑,读好它也是有理有据的。第三层次是七八两段,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森林中的百兽。狐狸的摇头摆尾和百兽的大惊失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语气当然不同。最后一层是寓言的结尾,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狐狸在借着老虎的威风啊,恍然大悟间故事戛然而止,令人思考回味之余,朗读也是余音缭绕的。
当然,这种依据意义层次的朗读方式并不通用于全部的文章,有时标点符号也不是我们停顿变换的唯一标准,但是总原则是不变的,那就是需要“感同心受”,化文本于个体体验,进行“二度创作”。想起课堂上雅坤老师教我们的方法——声音、气息、情感与内容要协调,要一起“动”起来,要生出画面——我在课堂上也告诉孩子,要“动”起来,看着他们一个个努力地“摇头晃脑”,有些哑然失笑。当然,后面我会慢慢告诉他们这种“动”是一种“生动”的表现力,并不是形式上的“动”,但这份“装腔作势”背后的可爱钻劲还是很令人动容的。先培养兴趣,再摸索方法,恩,这是我的教学思路。
三、实践!情动于衷,清水芙蓉!
培训过程中,我们每一位教师学员接受了一次次“魔鬼般”的历练——上台展示。面对着“芸芸众生”的“探视”,反观自己“细若游丝”的“神经”,突然有些能体会孩子惧怕发言的心情了。一开始,我对于这种“强制”是有抵触情绪的,直到严肃认真的雅坤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你们交了钱来这,如果连一次一对一的指导都没有,是非常可惜的”。是呀,朗读如果不经过反复的操练,与纸上谈兵何异?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无法突破自我的限定,又如何去影响你的学生?于是,我开始和自己认真地较起劲来。
“语言尽量自然,用自己本来的声音朗读。千万不要捏着嗓子。”
“要注意你朗读的对象,读出交流感,不是自言自语。”
“重音要精准,不是越多越好。重音不一定都重读,连续的重读可以有长短、虚实、轻重的变化。”
“不要过分读字和句子,要读出完整的意思。”
……
台上,雅坤老师一次次的面授技巧,台下,我反复的实践琢磨着,心中有疑惑、有触动、有碰撞、有思考,然而,更欣喜的是柳暗花明后的豁然明了。品味种种过后,脑海中便不自觉的冒出了丽娘的那句俏生生的话:“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是呀,一切形式的技巧都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自然而然”便是朗读“无招胜有招”的至高境界。
四、吟诵,找到了契合古诗词的那把钥匙?
这次,我们的培训体系分为了两个部分,除了“朗读”,我们还跟陈少松老先生一起学习了“吟诵”。吟诵,我想那是古人的一种朗读诗文的方式。结课至今,我依然苦苦思索“朗读”与“吟诵”的关系,我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它们各自的功效?
可知的是形式上“朗读”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而“吟诵”更包含了声乐的艺术。朗读是为了体验的“外”在交流,而吟诵似乎更注重于体验的“内”化。这种“依字行腔,因声使气”的形式如同朗读,注重生命体验的共鸣,它们都需要“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而节奏、停连、重音等是它们必不可少的外在包装。
那么,我可以像教授朗读那样给孩子们教授吟诵吗?答案在播放了《望庐山瀑布》《清明》等后,变为了“NO”。因为孩子们(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对这样的形式似乎不太感兴趣。哄堂的大笑、憋屈的表情、似是而非的跟腔,整个课堂似乎缺少了灵魂——当我们教授的内容没法达成设计目标或是达成度很低时,我们是否需要思考我们所用的形式是否合适?
一年前,在南京市一次赛课比赛中,我有幸听到了一等奖第一名汪璐璐老师的一堂《登鹳雀楼》,授课的形式也是通过诗歌吟唱贯穿始终的,只是这里选择的吟唱乐曲是欢快的童谣,吟唱者是和学习者有着同样生命体验的一群小朋友,孩子们很喜欢这样形式的“吟唱”,可能这种吟唱和陈老先生的吟诵并不可归为一类,但是孩子的世界里,不是应该童趣大于一切吗?于是,我困惑了:传统吟诵在面对低年级孩子这一特定对象时,如何化解它的尴尬境遇?它能否包装上新的形式,带着自己独有的灵魂走入课堂?
做为一个大学学习了七年古代文学的人来说,我真的很愿意近距离接触吟诵,因为我们文学院的人身上自觉地有着坚守“中国古典诗词的内在精神和兴发感动的生命”的使命。但是,对于小学低年段的孩子,这样超出他们体验的朗诵形式如何渗入他们的世界?如何间接地润泽他们的生命,引起他们灵魂的共颤?这些是我们一线教师还需要继续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