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TEACHER CHARISMA
您的位置校本研修>>教师心语>>阅览文章

行走在朗读教学的春天……

发布时间:2016/3/20 20:37:56 作者:将军山小学教务处 阅读数:1137

                                将军山小学  赵清

    “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朗读,其重要性无需赘言。然而,通往朗朗书声的路,从来都是蜿蜒曲折的。

一、我的欢喜我的忧

1.一种画面

    二年级时,曾为班级这样的共识而欢喜:当某位同学读书时,书是立起的,此时的任务是认真倾听。我告诉孩子们,任何一种好的朗读,前提必然是正确,读准每一个字,很重要!当老师范读时,他们的书则平躺在桌面,右手握支铅笔,一边听,一边标注——哪儿是轻声,哪儿该停顿……朱光潜先生说:“朗读也是一种模仿,它模仿的是作者喉舌筋肉活动技巧。久而久之,作者的神气音节就在读者的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迹。”我以为,诚然每个人对文章的理解不同,他的轻声、停顿和重读也会不同,但在孩子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语感时,给他一些较为合适的参考和依照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让孩子们照着老师的理解去读,真的好吗?

2.一段对话

    四年级时,开始为这样的对话而忧愁:

   “同学们,当九色鹿告诉国王曾与调达的约定时,它是怎样的心情?”

   “愤怒!”

   “好,请大家带着愤怒的心情读一读。”

    于是,孩子们大声地读起来,仿佛每一字都喷射出九色鹿的愤怒之火。

    诸如此类的对话在语文教学的生涯中不断上演。开心的、忧伤的、愤怒的语气,应该怎么读?有感情和矫揉造作的界限又在哪里?越来越多的问题在脑海盘旋。

二、忽如一夜春风来

    3月,桃花开了,春天就这么悄无声息、却又如约而至。一百多位来自祖国各地的语文老师汇聚金陵河畔,组建了“朗读与吟诵研修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朗诵艺术家雅坤老师亲自授课。一句一句、一篇一篇。

1.“老师拿到一篇文章应该首先默读,理解课文、进而确定基调;然后分段,明确语气转换。”

    分段、分层,是语文课上极其自然的存在,自然到我们竟从来没有质疑过它们存在的意义!原来,不同段落之间朗读的语气是不一样的;甚至,一个段落里的不同层次、一个句子里的不同句子,也存在语气上的微妙变化。比如:

    1997年3月2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辽阔的大海。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 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为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苏教版第九册《在大海中永生》

    第一层,舒缓的语气陈述客观的事实;第二层,语气小转换,敬重又沉重;第三层,语气转换,饱含敬重和不舍。

2.“重音要精而准,不是所有的重音都要重读。”

    朗读应该是一种自然的表达,不要拿腔拿调。我们常常听到学生抑扬顿挫、甚至略带夸张地去朗读一段文字:

   “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

   “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

   “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

                                                      ——苏教版三上《小露珠》

    我们常常习惯于把以上句子中“钻石”“闪亮”等六个词通过重读来表示。其实,“钻石”“水晶”“珍珠”可以重读;“闪亮”“透明”“圆润”则可以通过拉长处理。

3.“千万不要用我们的习惯去取代理解!”

    有时,我们引以为豪的语感,未必是正确的。比如:

    ……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苏教版六上《草原》

    这就是大多语感所形成的朗读。然而研读课本,则发现:这篇课文表达的蒙汉情深,所以最后强调的是“引路”的画面:

    ……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 引路。

    汉字的魅力,在于每一个符号都有其背后的意义;朗读的魅力,则在于把文字转换成自己的理解,这就是二度创作。

三、为有源头活水来

    迫不及待将自己的收获运用于教学。《梦圆飞天》,小试牛刀。

第一课时:1.默读课文,了解大意,确定朗读基调;2.分段,为语气转换提供依据;3.生字教学。其中,第二个目标是本课重点。由于这篇文章一共有20小节,给学生的分段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所以孩子们得出了好几种分法。安静地思考、激烈地讨论,终于确定,并阐述每一段的语气:激动、喜悦、自豪……

    第二课时:朗读pk赛。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印象最深刻的场面进行朗读,展示形式不限。(攻擂小学朗读前必须说出,与擂主相比,哪里读得更好。)“情动于衷,而致于言”,学生揣摩朗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体会文字的过程。困惑点,才是孩子们的生长点!比如:

    “这就是杨利伟眼中的太空,这就是他眼中的地球。”学生的朗读大多重读“眼中”,而有一个小组重读的是“杨利伟”。文章到底要表达的是什么?强调的是“眼中”,而不是鼻子、嘴巴、耳朵中吗?孩子们哄堂大笑。是啊,为什么要强调“杨利伟”呢……笑声后是寂静,这,才是思考开始的时刻。

    “向祖国人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问号!”这里是一样的重读,还是层层递进,还是虚实结合,还是……

    “我看到我们美丽的家了!”登上太空的杨利伟无疑是自豪又激动的,对祖国人民和对家长通话的激动有什么微妙的区别呢?

……

四.万水千山总是情

1.“生动和心动一字之别,差之千里。”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标注,学生也能读出所谓的“抑扬顿挫”。然而,仅靠一种评价机制调动的积极性可以维持多久?真正吸引学生的,难道不应该是语言的魅力、文章的情怀吗?仅靠复制来的某篇文章的抑扬顿挫,对于语感的增强、朗读能力的提高,实则有多大贡献?自己读,会不会出现南郭先生?换篇文章读,会不会就瞠目结舌?

    心动,再行动!曾经看到一篇指导朗读的文章,这样表述:朗读要发音正确清楚、语气语调恰当。表示疑问、愤怒、惊奇、命令、号召等句子,语调要前低后高,表示肯定、重、感叹、请求等句子,朗读时语调要前高后低。这样的指导是否可取?

2.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自然而然读出了抑扬顿挫,所谓的重音指导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后的朗读过程中,学生必然会玩味、体味。这样的课堂,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同样一篇文章,因为心境不用、阅历不同、理解不同,朗读时处理也许截然不同。范读未必不可取,但个体的自由朗读必须有;会抑扬顿挫地朗读一篇文章并不是教学的重点,掌握朗读的方法,激活个体的感知才真正宝贵。

    四季更替,朗读教学也许会有新的困惑。然后学习、反思、实践的循环中,一定可以迎来属于它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