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智慧的家长案例(六)——赵纳言家长
让孩子做自己
将军山小学一(3)班一、案例叙事
通常晚上入睡前我和儿子都要抱抱,某天晚上入睡前,儿子双手抱紧在自己胸前,表情有些凝重,我正在纳闷,就听儿子开口说:
“妈妈,爷爷说我不是小毛娃,不能哭也不能让妈妈抱了。”
语气中带着失落。我迟疑了几秒钟,跟他说:
“你需不需要妈妈抱?”,儿子坚定的回答:
“需要!”
“妈妈抱你的时候,你感觉幸福吗?”,儿子坚定的回答:
“幸福!”
“那你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吧!”。
儿子的神情立刻放松了下来,眼睛闪烁着光亮,同时张开双臂扑进我的怀里!
过了一会,他又继续问到:
“可是爷爷说不能哭也不能抱了?”,我说: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观念,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想,我们无法控制,我们能把握的只能是自己的感觉,哭是每个人都有的权利,它不分年龄。”
儿子这下彻底的释怀了,我们幸福的享受拥抱!
二、案例感悟
在对话开始前,我感觉到了孩子的异常举动和表情中的些许困惑和忧郁,当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我立刻就明白了原因,尽量让自己平静,让自己回到童年成为孩子去感受他的感受,想象着如果是我将希望大人给予怎样的关怀和回应,然后再给予引导,引导孩子相信自己的感觉而不要盲目崇拜所谓的权威和别人的观念,让他能够做他自己,慢慢走上自由完整的人格之路!
孩子的每件事对于他来说都是大事情,当他向大人表达的时候,如果我们忽略或敷衍或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将慢慢失去他们的信任和彼此间的链接,亲子沟通和交流将很难进行,通过此次事件,我们的关系会更加融洽、心的距离在缩短。
三、专家点评
【作者:御虚风(笔名) 心理咨询师,新教育探索者,毕业于东南大学,现供职于某文化公司】
对爱与归属感的需求是人性内在本有的需要,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孩子从婴幼儿时期至成年期的成长历程好比种子的生根、发芽等一系列的生发过程,种子的成长有赖于合适的土壤、温度、足够的空气以及阳光雨露等,孩子的成长同样需要来自外界足够的呵护与关爱,否则将造成精神上的“营养不良”,影响其未来的人格发展。未成年的孩子,其身心都还不成熟,其爱与归属感的需要当然得依靠教养者的呵护与滋养来满足,这时候教导孩子“不能要抱”,是在拿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很显然这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况且成年人也同样有拥抱、安抚等需求!“不能哭”这种要求更是一种打压方式,喜怒哀乐是人类本具的情绪,情绪的自然流畅是精神上的“新陈代谢”,是人的生命保持鲜活的力量与源泉之一。可我们却把情绪贴上好与坏的标签,并且把认为“坏”的情绪打压下去不让其呈现流露出来。这种方式犹如建坝堵河防洪一样,这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反而会招致“坝毁人亡”的后果,有效的方式是顺势而为,合理疏导。面对孩子“哭”等各种情绪问题,如果我们试着去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在世界,合理疏导,孩子“哭”一场,情绪也就流走了;否则孩子的情绪就被堵住了而未能流畅,心里就会留下一个“结”,更多类似的情况累积,慢慢堆成“瘤”,于是孩子就变得越来越不灵动,甚至呆板僵化。因此,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需要用一种更符合人性的教育方式,按照每个孩子的天性因材施教。
我们都呼唤更人性化的教育,然而人性化的教育在哪里呢?我以为在生活的举手投足之间皆可有。人性化的教育要从了解人性,尊重人性,尊重个体差异性开始,然后因材、因时、因地施教。探索实践人性化的教育方式,这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而是所有为人父母以及即将为人父母者的责任。本案例中的妈妈,细心敏锐地观察到孩子不同于常态的表现,耐心倾听孩子的困惑,这种关怀与尊重的品质带给孩子的是幸福的滋养,解除了孩子的困惑与心理压力,我不得不赞叹这位妈妈的智慧。而她之所以能如此,是基于其对人性的了解与关怀的基础之上,并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细节去渗透其人文关怀,尊重孩子,让孩子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