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TEACHER CHARISMA
您的位置校本研修>>教研活动>>阅览文章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5/4/13 10:44:32 作者:将军山小学少先队 阅读数:2264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这节课把加、减计算从20以内拓展至100以内,两者主要是计数单位的不同,十位上的数要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减,这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的各种加减法的基础。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正确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但说不清是怎么算出来的,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算。所以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置于探究算法这一环节。

我把整个教学过程分成了四部分,具体如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这个环节,我让学生结合例图,先猜一猜绿色大巴座位的数量,通过一些提示:这个数是整十数,比40小一些等,一方面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唤醒了学生已有的对整十数意义的理解,复习了描述两个数量相差程度的词语。在对情境图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学生利用小棒和计数器主动探索40+30的算理,在摆一摆、拨一拨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两种算法:把整十数相加看作几个十与几个十相加;根据两个一位数相加的结果推算出两个整十数相加的结果。再将获得的计算方法迁移至70—30的计算中。

3.综合应用,拓展延伸

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物品奖励、开小火车、做小老师等活动,调动学生巩固算理,练习算法,并将所学的知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4.回顾总结,交流收获

    用总结性的语言概括了整堂课的思路流程,鼓励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品质,让学生交流收获,在交流中将知识内化。完成口算,及时反馈学生掌握情况。

总结这节课,我有以下教学反思。

1. 情境创设纵贯课堂

在导入时,我创设了小羊坐车去春游的情境,利用“阳光灿烂”、“风和日丽”这样的语言结合图片引领学生进入了情境,在最后,用小羊来到农场和小兔一起拔萝卜的情境结束了教学,这样的设计看似首尾呼应,但慢慢咀嚼、细细品尝发现在巩固练习的环节中,学生并没有进入情境,只是伴着做练习的状态来完成,并没有充分地激发他们表达的激情。尽管我在练习中设计了情境,但由于在描述情境时语言平淡、没有给学生以视听等感官的刺激,没有成功将学生带入小羊春游的情境,导致整堂课的情境不连贯,教学内容与情境脱离。

情境的创设不是虚设,必须实实在在地在课堂中生根成长。所以,要利用充满情感的语言、符合情境的图片配合贴近教学的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学预设是基础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把重点放在了探索算理的环节。对于40+30这道算式,我预设了学生的几种方法:第一种是根据整十数的意义,4个十和3个十合起来是7个十,第二种是把整十数的加、减转换成10以内的加减。两种方法殊途同归,都是4个加3个得到7个。我的设想是学生能够按照这样的顺序表达他们的方法,我可以顺势加以引导。在试上时,果不其然,非常顺利。怎料,在教研课上,另外一个班级学生的方法五花八门,一个个“特别”的方法实在让我招架不住,彻底将我的预想打乱,只能努力地将方向拉扯到我的设计上来。

其实,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学生“怪异”的想法我应该预设到,不仅应该预设,更应该在教学之前找出对策,这样方能在课堂上自如流利地应对。

3. 学生感知需动手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这节课的重、难点。算法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是抽象的,运用数学工具就必不可少了。本节课,我出示小棒和计数器让部分学生上台操作,希望在操作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算法。儿童的智慧在指尖,通过课堂上的表现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孩子都想要动手操作,但是上来演示的学生由于时间关系只能是寥寥几个。需要改进的是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自备工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动手操作、逐步感知的机会,通过形象感官的方式让学生获得知识,积累内化,让学习在课堂上真的发生。

 

 

                                 将军山小学              缪嘉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