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TEACHER CHARISMA
您的位置校本研修>>教研活动>>阅览文章

三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二)

发布时间:2025/9/29 13:07:22 作者:蔡薇 阅读数:6071

三年级新教材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而言,三年级是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 —— 学生从低段的识字积累、基础阅读,逐步向高段的深度理解、规范表达过渡。2025 年修订的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围绕 完善结构、发展素养、优化内容 三大核心目标进行系统性调整,既贴合新课标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也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更清晰的路径。本文将从教材六大核心变化入手,结合教学实际给出可落地的实践建议,助力教师精准把握修订方向,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一、单元设置全面升级:让人文目标与学习任务更清晰修订后的教材打破了传统单元 重内容、轻整合 的局限,通过结构优化、栏目调整、课文重组,构建起 人文导向 + 要素明确 的一体化单元体系,让教与学的目标更聚焦。1. 语文要素新增 人文条目,实现 的统一以往教材的语文要素多聚焦阅读与习作能力,此次修订新增 单元人文要求 条目,形成 人文要求 + 阅读要素 + 习作要素 的三维结构,与单元页上方的人文导语形成呼应。例如第三单元(预测策略单元)的语文要素明确标注:感受坚持的力量,体会故事中人物的信念(人文要求)、学习预测故事情节,尝试依据文本线索进行合理推测(阅读要素)、根据开头续写故事,让情节符合逻辑(习作要素)。

教学建议:备课初期需将三者结合,避免人文目标与能力目标脱节。可在单元开篇通过 人文话题导入(如 你身边有像犟龟一样坚持的人吗?),让学生先建立情感共鸣,再带着人文认知投入阅读与习作训练,实现 以文载道、以道促学2. 语文园地栏目迭代:强化 梳理 意识,优化专题学习教材将原 交流平台 改为 梳理与交流,突出 知识整理 的重要性 —— 不再是简单分享感受,而是引导学生主动梳理单元所学方法(如梳理 预测的不同依据”“破折号的用法)。同时,从三年级下册起,综合性学习 更名为 专题学习活动,明确以 特定主题 为核心(如 身边的传统文化),通过 导语 + 任务 + 资源 的结构,让学习更具针对性。

教学建议:梳理与交流 环节可借助思维导图、表格等工具,让学生自主归纳。例如学习《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后,引导学生用表格梳理文中四个破折号的用法,再小组交流补充,将零散知识系统化;专题学习活动 需提前规划任务分工,如让学生分组收集 家乡的传统技艺,结合课文中的表达方法整理成小报告,培养综合运用能力。3. 单元课文重组:贴合主题,优化梯度教材对8个单元的主题与课文进行调整,使单元逻辑更连贯:将原第四单元(童话)提前为第三单元(预测策略单元),更换3篇课文(如用《犟龟》替换《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用《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替换《卖火柴的小女孩》),新增2篇爱国与品质类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一定要争气》)。

教学建议:把握课文调整的深意 ——《犟龟》更契合 预测策略 的训练(情节反复,便于推测),《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能激发整本书阅读兴趣;教学《香港,璀璨的明珠》时,可结合增补的 金紫荆雕塑”“幻彩咏香江 语段,通过视频、图片展示香港的今昔变化,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深化家国情怀。二、聚焦核心素养:从 知识传授 转向 综合育人教材修订以 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创造 四大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内容设计与活动安排,让素养培养融入每一节课。1. 厚植文化自信:在语言学习中传递家国情怀新增的《香港,璀璨的明珠》《一定要争气》两篇课文,是文化自信培养的重要载体。前者通过介绍香港的地理优势、人文景观及未来定位(粤港澳大湾区角色),让学生感受祖国领土的繁荣;后者讲述童第周 为祖国争气 的故事,传递自尊自强的民族精神。

教学建议:《香港,璀璨的明珠》可采用 “‘删增对比”—— 先让学生阅读原文删除的 海洋公园 语段,再对比增补的 金紫荆雕塑 语段,思考 为什么这样调整,体会从 感性描述理性认知 的深化;《一定要争气》可结合童第周的科研成就(如 克隆先驱),拓展 中国科学家的爱国故事,让学生在人物事迹中树立文化自信。2. 强化语言运用:让 学语言 成为课堂核心语文课程的本质是 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教材从 宏观(选文) 中观(提示) 微观(栏目) 三个层面强化这一目标:选文更注重 语言味(如《香港,璀璨的明珠》的四字词语),课后题、阅读提示更聚焦表达方法(如分析《宝葫芦的秘密(节选)》的破折号用法),语文园地的 词句段运用 栏目专门设计语言训练任务。

教学建议:落实 词句段运用 需把握四步: 明特点(如让学生找出 懒洋洋地晒太阳”“悄悄地走开叠词 + 的表达效果); 联课文(回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类似句式); 练运用(仿写 小动物的动作); 做整理(总结 叠词让句子更生动 的规律)。避免仅停留在 做题,要让学生真正掌握语言运用的方法。3. 发展思维能力:用 问题 + 工具 激活深度思考教材通过三类设计推动思维发展:一是设置 高思维含量问题(如 《犟龟》为什么能成功?如果它放弃了会怎样?);二是提供思维导图(如梳理 预测的依据);三是鼓励质疑思辨(如 你觉得宝葫芦的魔力是好事吗?)。

教学建议:善用思维导图搭建思维支架 —— 学习预测单元时,可让学生绘制 预测线索图(课题人物情节结局),标注每一步的预测依据;对于思辨性问题,可组织 小小辩论会(如 童第周的成功靠天赋还是努力’”),让学生在观点碰撞中提升逻辑思维。4. 培育审美创造:在语言中感受美、表达美教材通过 体验美 积累美 创造美 的路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品味 璀璨的明珠 等优美词语(体验美),日积月累 栏目集中安排古诗、名言(积累美),习作单元鼓励用语言表现生活之美(创造美)。

教学建议:《香港,璀璨的明珠》中 灯的海洋”“绚丽多姿 等词语,可让学生结合夜景图片想象画面,用朗读传递美感;日积月累 的古诗(如新增的《鹿柴》),不要求逐字翻译,重点通过 想象 (画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的场景)感受诗的意境;习作时鼓励学生用 美的语言 描述观察到的事物(如用 像金色地毯 形容落叶)。三、优化内容取舍:用 减法效益,为学习减负增效教材修订秉持 减负提质 理念,通过删除冗余内容、调整课型划分,让教学更聚焦核心目标。1. 删减冗余课文:聚焦 精教深学删除 5 篇课文(如《那一定会很好》《灰雀》),并非否定原文价值,而是基于 单元主题契合度学生认知负荷 的整体考量(如《灰雀》替换为《一定要争气》,更贴合 美好品质 单元主题)。

教学建议:不必补充删除的课文,而是将精力放在 现有课文的深度挖掘 上。例如《手术台就是阵地》,可引导学生通过 白求恩的动作、语言 分析其 坚守岗位 的品质,而非简单梳理故事情节。2. 取消 精讲 / 自读 划分:让阅读教学更灵活以往 精讲课文逐句分析、自读课文放任自流 的模式被打破,教材不再明确划分课型,强调 每篇课文都有精讲与自读的内容

教学建议:根据课文特点与单元目标灵活设计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预测单元首篇)需 精讲 预测方法(如 根据标题预测”“根据人物对话预测);《小狗学叫》(略读课文)可 自读 为主,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自主预测结局,教师仅在难点处点拨。3. 综合性学习 更名:让专题学习更 聚焦”“综合性学习 改为 专题学习活动,明确以 单一主题 为核心(如三年级下册的 传统文化),避免以往 主题分散、任务繁杂 的问题。

教学建议:提前制定 专题学习方案,将任务拆解为 前期收集(如找家乡的传统美食) 中期整理(用课文中的方法写介绍) 后期展示(班级传统文化博览会,让学生在 做中学,提升综合运用能力。四、指向阅读策略与习作意识:为 高阶能力 奠基三年级是阅读策略训练与习作规范的关键期,教材通过 策略单元习作体系 的设计,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1. 阅读策略单元(预测):构建 完整链条第三单元作为 预测策略单元,由《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精讲,学方法)、《犟龟》《小狗学叫》(略读,练运用)、《续写故事》(习作,用方法)构成,形成 培养意识学习方法实践运用 的梯度。

教学建议:把握三个核心: 鼓励 尝试”—— 不纠结预测的 对错,重点表扬 有依据的推测(如 我预测老屋会帮小猫,因为它之前帮了小狗); 尊重 多样”—— 允许学生有不同预测(如《小狗学叫》的结局,可预测 学会狗叫”“被农民收养 等); 注重 融合”—— 在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中渗透预测(猜猜爸爸妈妈给你取名的含义),让策略训练贯穿单元始终。2. 习作体系升级:让 写作教材构建了 小练笔 + 单元习作 + 习作单元 + 单项练习 的多元习作体系,通过 变序(调整单元习作顺序)、聚焦(明确要求)、递进(习作单元结构),降低写作难度。例如将 续写故事我来编童话 调换单元,让学生先 学预测编童话;习作要求从 写几句话 改为 围绕一个意思写几句话

教学建议:习作单元需遵循 六步流程(导语精读课文梳理与交流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 教《观察》单元时,先通过《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学习 按顺序观察”“抓特点描写,再让学生 初试身手校园的一棵树,最后结合例文修改完善;小练笔要 小而精,如《大自然的声音》后,让学生写 家里的三种声音,重点用 …… 一样 的句式,避免贪多求全。用 理解创新 落实教材修订理念2025 年三年级上册教材的修订,不是简单的 内容调整,而是从 教教材用教材教 的理念升级 —— 它要求教师跳出 知识点罗列 的惯性,聚焦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的 语言成长思维发展。在实际教学中,需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灵活运用教材资源,让每一节课都成为 素养落地 的载体,帮助三年级学生平稳度过 过渡期,为后续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