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TEACHER CHARISMA
您的位置德育纵横>>潘勇名师工作室>>阅览文章

想说爱你并不容易

发布时间:2025/7/21 11:18:54 作者:潘勇 阅读数:128


南京市将军山小学  潘勇

1

2

教师职业是一份充满创造性的智慧职业。教育的艺术并不是“重复昨天的故事”,而是在教师自身的职业历程中不断接受新的信息并融合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中,不断历练的一种教育智慧。教育的智慧必然充盈着教师自身的独特认知与体验,它彰显着教师个体的职业特质,必然属于教师自身的一种知识产权。

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途径被教育行政部门所强制性采纳并施以行政性干预。教师必须上传电子备课到指定网络平台;教师参加大型赛事的课件被主办方打包留存等事例并不鲜见。教师虽有想法,虽有不愿,却很少有人表示抗议或抗争。依法治校的当下,作为教师的我们,真得忽视了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备课内容一定要上传吗?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的共享已经成为生活中普遍的现象。教育似乎也步入了资源共享的信息高速上。为此,教师也被越来越多的“人防”(人的管理)、“技防”(网络信息管理)所束缚。有些教育技术主管部门硬性要求教师必须上传自己的电子备课,并纳入教学大检查的必查范围。然而教师的备课内容是教师个体教育教学智慧的结晶,属于教师自身知识产权的范畴,不愿将之公之于众的想法一点也不为过。试问,教育行政的强制性干预就能随意剥夺教师的“知识产权”吗?于是乎,为了应付,有的学校一方面明确告知教师不得将具有本校特质的备课上传,一方面又告知教师必须完成这一上传备课的任务,因为这涉及到上级对学校的考核。这种“戴着镣铐跳舞”的现象在教育领域实在不少!

谁动了我的课件?

当前教育赛事频繁,似乎不赛不争就难以发现“名特优”教师。各种赛事屡屡冲击着教师的正常教学。为了一节课,正常的教学被搁置;为了一节课,多少人在“抱团”中共同煎熬。往往一个课件就足以花去教师太多的精力,左思右想、修改整合中终于为自己研制的精彩课件而叹服。哪曾想,承载着教师心血的课件在其参加完赛事后却被主办方无偿要求连同教案一起打包发送到指定邮箱。当你的课堂教学实录在没征得你同意的情况下被制作成视频,当你的课件被网络无偿转载,更多教师的内心产生的不是一种“被侵权”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相反,他们却萌生一种深深的自豪感,一种被大众认同的荣耀,竟然没有人去责问一声,谁动了我的课件?

知识需要传承,经典需要传递。但我们是否能尊重教师的意愿,切实保护教师自身的知识产权,不违教师初心,不再让教师“戴着镣铐跳舞”,不再让教师的成果被莫名“强征”。保护教师的知识产权,需要解开过多行政干预与束缚,给教师一份职业创造的遐想,还教师一片心灵自由的空间,相信教育会产出更多的智慧,产出更多经典。

当每一位教师都能切实依法而施教,内心有一种强烈的教育法制意识,那依法治教将不再是一种高而悬空的畅想,而是深深植根于教育土壤的磐石。教师要想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那真是“想说爱你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