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之间》
南京市将军山小学 潘勇
炎炎夏日,南京特有的高温将我“禁锢”在家,出门也感无所适从。独享居家一隅之阴凉。每日练练书法、读读书,有时读着读着恣意伏案而睡,睡梦中做着说不清的梦,甚是快哉!
有了大把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整本书的阅读便成了我的日常。
假前就精心准备了十多本书,能完整地读完四本是我的假初心愿!
今天2025年7月11日,在不断与瞌睡虫的挣扎中,读完了第一本书——《教育,在之间》。7月1日正式阅读的,用了近十天。
该书并无完整系统的理论架构,精选了国内数十位教育大咖的教育感悟汇编而成。其中有“尚可”到“尚荣”的成先生大作!
读完整本书,用上“终于”一词,总感觉一桩大事落地,一种快意升起。书中涉及唐诗宋词、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以人为主宰的万物之间,岂能没有了“教育”?
习惯了读完一本书后做摘录,摘录做完方觉此书真得被读完。【】前是我的摘录,【】里是我的即时思考,且算读书笔记吧!
人之为人的价值就在于人要追求活着的意义。这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之所在。【我想我活着的意义就是教好书,育好人吧!】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人需要思考,更需要反思,但不能停留在过去,要敢于刷新自我,迎接更为全新的自己!】
中国古人所说的“立德、立功、立言”。【先立己,再立德树人!】
人性成长的第一点是审美的喜悦。【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发现身边的美,发现自己的美!】
我跟我的学生们思想相契也是如此,我从来不给学生压力,一切等他们自发,吸引他们学习。【我不敢等孩子们自发,但我欣赏教育的“吸引”!】
人性成长之二是审慎地思考。思考可以让我们保持清醒。【有时过于清醒,也会徒生烦恼。难得糊涂未必不好!】
人性成长之三是对过去的觉悟。【觉悟过去的目的是觉醒当下,并用行动去触摸明天。】
人性成长之四是增加我们的理解力。【多些同理心,理解他人,理解自己!】
人文性可以增加我们批判性的思考。【尽信书不如无书。】
诗教就是古老的抒情传统在每一代孩子的身上重新萌芽。【诗教,是对经典文化的传承。萌芽后的经典应该集现代与传统为一身。】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把自己活成一道风景,更要把自己活成一道光,照亮孩子们看风景的路。】
心理学家马斯洛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五类。【这五类需求既具有明显的层级性,又具有典型的融合性。】
唐诗是想象,是远方;宋诗是感慨,是归去,生活在此处。李白的家园是诗意的远方,王维的家园是归去的隐遁之所,而在远方和归去之间的杜甫,他的家园则在当下。【此心安处是吾乡。】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音乐性、抒情性是两个重要特点。【诗歌借助语言探寻事物本质,表达事物存在。】
好的诗歌首先要反映这个时代,其次是反对这个时代。【反对这个时代不就是诗歌对时代的一种反映吗?上半句是否可以改成“好的诗歌首先要赞美这个时代”?如果必须要“反对”的话,下半句可否改成”其次是反对这个已经过去的时代”?】
人生就是从来出来,到去出去。这就是远方和归去。【我们无法决定来处,也无法确定最终的去处。唯一可以确信的是当下身在何处!】
水是一种对时间的感悟;山则是一种空间的无限。【但愿山高水长!】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切伟大的艺术创造,都来自艺术者伟大的心源。【伟大的艺术还要有心源相通之人。】
一个人假如内心宁静,写诗也好,画画也好,进步自然很多。【我坚持练习软笔书法,不是为了书法的优秀,而是能去除更多的浮躁。】
虽然我站得很高,但下面还有世界在审视我,所以我要把身段放低一点,不要让人家抬头看你。【这是物我与境我。】
教育应当何为?我想教育旨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以及做何种人。如今学校似更多在从事教学而非教育。【AI时代的到来,将对教书匠们给予重重一击!】
自高则贤、自律则严、自圣则安、自辨则坚。【多审视自我。慎独!】
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的契合。【教师和学生之间一定是主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不是灌输和被灌输之间的关系。】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人是统摄。】
爱因斯坦说只有忘掉在学校所学的东西,剩下的才是教育。【原孩子们都能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金色童年,快乐时光!】
杜威强调教育即生长,生长即教育的目的。【教育是为了促进正向生长,偶尔的“歪曲”需要扶正。】
人民贫,学校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学校教育莫与智之。【可见教育对改善民生作用之大。】
教育最关键的是爱,以爱为基础,推己及人。【爱,是教育的灵魂。】
生活教育理论最关键处在教学做合一。【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职业永远替代不了事业。事业是可以拿生命去交换的,职业仅仅是为了求生存而已。【事业至上。】
教育重造文明,在校园里要看得见、唱出来、行出来。【在显性文明中打造精神文明。】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境界与格局。】
保卫童年就是保卫个体生命的精神之家。【儿童精神长相是最重要的。】
我们无力改变社会,改变时代,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生命的姿态。【自我革新。】
教育的根本就在于开启美好的人性,把理想的城邦,理想的世界建立在个体人心上。【教育是塑造人美好心灵的事业。】
在关系的竞争中变排他的竞争为容他甚至利他的共享。【命运共同体。】
最好的学习不是知识的获取,而是强大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力】
学习力三方面:有机的知识体系,强大的认知能力和持久的学习动机。【三个关键】
创新有三个很重要的特征:多样、理解、突破。【基础、环境与主体】
机会均等必然带来激烈的竞争。这个背后是平等和卓越的张力。【这种张力无处不在!】 、21世纪四大支柱:交往、协作、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儿童需要形而上的哲学思考,也需要行而下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好习惯受用一生。】
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天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思想是世界的刀锋,阅读是思想的砺石。【阅读成就思想】
未成年人必须学习对自己的成长承担责任。【被过多保护了,无需承担!】
教育有时是说教式的,引领是启发式的。【教育与引领的区别】
所有接着籽粒的植物都把充实的头垂向大地,它们的表情静穆、安详,和人类做成大事情时一样。【谦受益,满招损。】
教师的专业技能是通过长期的实践、观察、反思等经验方式积累而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老子所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花开花落,去留无意。】
人生教育的六根支柱:学习力、实践力、创新力、亲和力、反省力、幸福力。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四会
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了,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纪伯伦【不忘初心,我心永恒!】
人生教育不仅要关心孩子的今天,更要为他的明天负责。【你给我一个翩翩少年,我还你一个谦谦君子。】
根索水而入土,叶追日而上天。【向上飞扬,向下沉潜。】
欢喜说真话,假人都烦恼。【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