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TEACHER CHARISMA
您的位置德育纵横>>潘勇名师工作室>>阅览文章

班会课“三问”——以《让生命在奋斗中绽放光彩》主题班会为例

发布时间:2025/7/2 20:15:21 作者:潘勇 阅读数:244



                 南京市将军山小学  潘勇

南京市清水亭学校  许莎莎


摘要班会课作为立德树人的主要阵地,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育人功能。一节好的班会课需要关注“三问”,即“上什么?”“怎么上?”“谁来上?”。本文结合《让生命在奋斗中绽放光彩》的班会设计以及点评向我们作一具体阐述。

关键词生命、奋斗、三问

【班会设计】

一、教育背景

小学是学生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年级学生,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逐渐增强,但在学习和生活中又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本节班会课以“让生命在奋斗中绽放光彩”为主题,通过系列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奋斗的意义,树立奋斗的生命观,以乐观积极的生命态度与精神状态迎接将来的学习和生活

二、教育目标

1. 认知目标: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在于奋斗。

2. 情感目标:领悟奋斗对于生命的意义,树立奋斗的生命观,增强学习内驱力。

3. 行为目标:将奋斗的生命观内化为自我认知并运用于实践行动中。

三、活动准备

1. 教师准备:搜集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制作主题课件。

2. 学生准备:朗诵竹石《成功的花》,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就资料

四、实施过程

环节一 知生命奋斗之美

主持人:小时候我们总爱问妈妈:我们是从哪里来的?生命是如此神奇,今天我们的主题班会就先从一棵竹子破岩的故事说起。请欣赏朗诵《竹石》。

学生朗诵《竹石》。

看完后交流:你对生命诞生成长有什么看法

主持人:一棵出生在石头缝中的竹子,要咬定青山才能立得住根,才能活下来。生命是如此不易。我们生而为人,不仅拥有生命,还拥有智慧的头脑,更要提高生命的质量。那如何才能提高生命的质量呢?也许冰心的《成功的花》会带给你一些启示。

学生朗诵《成功的花》。

看完后交流:怎样才能提高生命的质量。

【设计意图】《竹石》和《成功的花》是学生熟悉的作品,用这两首诗歌作为切入口,能让学生快速进入情境。《竹石》侧重让学生明白生命来之不易,要提高生命的质量,《成功的花》则引导学生关注成功背后奋斗的过程,让学生在配乐朗诵中感受生命因奋斗更美好,为下一个环节由自然界生命的奋斗迁移到关注自身生命质量做铺垫。

环节二 唤生命奋斗之情

主持人:习爷爷说:“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民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有无数中华儿女坚守拼搏奋斗的光荣传统,前赴后继用奋斗使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请听习爷爷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播放视频《奋斗》)你还知道哪些新中国所取得的成就?

学生讨论。

主持人:从自主研制出两弹一星到北斗卫星系统、神舟载人航天,从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到杂交水稻,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取得的成就之多不可胜数,成就之大举世瞩目,这一项项重大成就的背后是无数人的拼搏和奋斗。他们为什么奋斗?你还知道哪些人的奋斗故事?

学生讨论。

主持人: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能拓宽生命的宽度。奋斗就是拓宽生命宽度的方法。一个人只有奋斗才能绽放生命的光彩,一个国家只有奋斗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的使命担当是什么?

学生讨论。

主持人: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只有在奋斗中才能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奋斗是青春的底色。

【设计意图】以习总书记的话和新中国所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爱国之情,点燃学生对成功的向往,唤醒奋斗的责任感,激发潜在的奋斗热情,让学生明白奋斗不仅是个人的选择,更是国家和时代赋予的使命。

环节三 悟生命奋斗之意

主持人:奋斗是使命,是担当,但是奋斗之路并不平坦,而是充满荆棘。人生之路就是奋斗之路。一生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该怎样对待这些困难呢?先来看看运动会上同学们班级接力赛的表现。

播放校运会班级接力赛的视频,在三处暂停并采访一位当事人。

主持人:小李同学,你接棒的时候我们班已经落后不少了,但是你力挽狂澜,缩小了差距,是什么给你这样的动力?请谈谈你的想法。

学生回答。

主持人:小张同学,你在奔跑的过程中跌倒了,后来我们还知道你膝盖都磕破了,一定非常疼吧!但是当时你很快就爬起来继续跑,甚至都没有迟疑,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

主持人:还有小潘同学,你接棒的时候我们班已经领先其他班级很多了,那为什么你还要这么努力地跑?

学生回答。

主持人:原来奋斗就是运动会上落后时奋起直追,遇挫时愈挫愈勇,领先时乘胜追击!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少年的我们,已奔跑在奋斗之路上。现在我们正处于小学毕业的关键时期,可是身边却有一些同学畏惧困难,不敢迎接挑战。还有一些同学满足于现状,不追求进步,这些都是不敢奋斗的表现。现在请同学们对照行为自查表,看看自己存在哪些行为,想想又有哪些措施可以应对。

【设计意图】校运会班级接力赛是学生参加过的活动,将其作为素材引入班会课,使学生更容易进入主题讨论。用行为自查表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深入到对奋斗途径的讨论。

环节四 践生命奋斗之行

主持人:面临小升初的压力,同学们有畏难的情绪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困难不是我们逃避的借口,而是奋斗的契机、成功的基石。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自己在准备小升初考试中面临的困难,大家一起来想想办法。

请三位学生谈困难,全班一起想解决办法。

主持人:看来我们遇到的困难还真不少,但是集体的智慧也不容小觑,我们一起商量不就有对策了吗?所以在奋斗过程中,我们遇到困难还可以求助他人。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遇到的困难写下来,同桌商量对策。

同桌讨论。

主持人:青春如朝日萌发,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年华。此时不奋斗更待何时?我提议,我们全班签订“奋斗之约”,摒弃畏难逃避、得过且过的学习风气,鼓足干劲一起朝着小升初考试,朝着更美好的未来奋斗!

全班签订“奋斗之约”。

主持人:奋斗是约定,更是行动!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将每周组织一次奋斗足迹评比活动,同学们来展一展学习硕果,评一评学习效果,比一比进步成果。

【设计意图】该环节主要侧重对学生奋斗途径的指导及奋斗行为的落实。在承认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以学生遇到的困难为例,全班一起想对策,示范方法,引导学生找到切实可行的个性化解决办法。签奋斗之约,给予学生仪式感。践奋斗之行,将奋斗落实到行动上。让学生在行动中领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和精神状态迎接挑战。

班主任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从一棵竹子的故事出发,欣赏了生命奋斗之美好,从祖国百年历史中明白了奋斗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担当,从运动会的接力赛上领悟了奋斗的真谛,从梳理自己当前面临的困难中找到了奋斗的方法。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人生因奋斗而精彩,让我们的生命在奋斗中绽放光彩!

点评】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班会课的意义就是在班集体活动中结合班级现象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反思当前班级存在的普遍现象,并更好的引导学生行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来自江宁区潘勇德育名师工作室的许莎莎老师为我们执教的这节《让生命在奋斗中绽放光彩》的主题班会课较好地落实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目标。以这节主题班会课为例,我围绕“班会课三问”做一点评:

一、班会课“三问”

第一问:上什么?信息技术发达的当下,很多班主任对班会课没有系统的设计,因班会课没有像语文、数学等学科一样有统一的教材,于是乎信手拈来、随便下载,课前很少精心备课者甚众。很多时候我们的班会课是脚踩西瓜皮,更多的是疲于应付德育处、安保办等部门的任务,较少考虑班级实际和现状,把班会课上成了宣讲课,尽是一些大道理,脱离学生和班集体的实际。班会课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标。许老师的这节班会课一开始就呈现班集体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或问题:例如上课精神不集中、学生作业不能很好完成、玩游戏上瘾等。基于班级当前存在的共性问题,许老师设计了《让生命在奋斗中绽放光彩》的主题班会。因此,一节好的班会课要基于班集体中学生当下面临的共性问题而开展。

第二问:怎么上?一节好的班会课应该是知情意行的相互交织与融合。让学生深刻感知当下的问题或现状,采取适合学生的方式激发共同情感,培养顽强意志,引导日后更好行动。许老师这节班会课无疑是精心设计的。视频、音乐、签名横幅、小组合作等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开展活动,在出示班集体存在的共性问题后,将目标指向关键词“奋斗”,呈现的问题不少,但归结到“奋斗”上,提纲挈领,纲举目张。通过学生感同身受的交流、小组讨论、观看视频等方式有效唤起学生认知,激发“奋斗”情感,在共同宣言上签字并在班级开展系列奋斗评比活动,较好地达成了知情意行的融合。

第三问:谁来上?很多时候我们发现班会课成了班主任的“一言堂”,说教式灌输,无目的无体系,效果可想而知。一般来说班会课谁来上,要因生而异;上什么,怎么上,要因班而施。就小学阶段来说,一、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班会的主持者完全可以由班主任担任。小学中高年段可以由班主任和学生共同主持。高年段可以在提前布置“备会”的情况下完全由学生担任班会课的主持人。许老师执教的这节《让生命在奋斗中绽放光彩》主题班会就非常好地体现了小学高年段学生的特点。学生担任主持人,班主任在关键之处给予“画龙点睛”。

例如学生在了解班级当前存在的共性问题并观看了班级运动会接力比赛的视频有感而发后,许老师结合实际及时抛出班级当前存在的几个问题:上课精神不集中、作业抄袭、玩游戏等。班主任此时的适时加入不仅较好的凸显了班会需要解决的问题,更能有效引起学生的关注。

班会课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好“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