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成员纪晴雯老师讲座稿:倾听大宝的心声
江宁区潘勇德育名师工作室 南京市上秦淮小学 纪晴雯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越来越多的家庭加入了“二孩家庭”的大军。而作为大宝的学生从家庭的身份角色、家庭环境、家庭关注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或者行为造成影响。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位小朋友真实的内心独白吧!
班级里“二胎家庭”的大宝学生,是否存在以下的这些表现:
(1)注意力分散:上课的专注度不如以前。
(2)学习下降:学习成绩下降趋势明显,无法向以往一样按时完成作业,不想上学。
(3)兴趣降低:对原本感兴趣的事物不那么关注了,积极性不高。
(4)情绪不稳定:极其容易发脾气,行为上表现较前异常,或躁动不安,或者沉默寡言
(5)行为退化:丧失原本习得的技能,如穿衣服、用奶瓶喝奶等。
这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同胞竞争障碍。是指随着弟弟或妹妹的出生, 儿童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情绪紊乱, 多数情况下情绪紊乱比较轻, 但竞争和嫉妒比较持久, 常有某种程度的退化如丧失以前已学到的技能并有行为幼稚化倾向。如果大宝年龄较小,可能会时常模仿婴儿的举动以引起父母的注意, 如想用婴儿的奶瓶喝奶,年龄较大的大宝可能表现为常与父母对立及冲突行为的增加, 发脾气, 以及表现为焦虑、暴躁的情绪, 甚至可能存在失眠的情况, 常迫切要求父母关注。
应对策略
改变育儿理念
一些“二孩家庭”的家长持有的还是传统的育儿理念,认为大的孩子年龄大,就应该让着小的,帮助父母分担照顾二宝。两个孩子发生问题了,就一味埋怨指责大的孩子不懂事。时间久了,势必会造成大孩心存不满、委屈甚至是仇恨;而二孩也因此会恃宠而骄,养成飞扬跋扈,一出现问题就大哭大闹逃避责任的性格。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把一碗水端平,不能以年纪的大小作为事情对错的标准。
注重情感陪伴
家里有了二宝后,总会或多或少分担家长的注意力,尤其是二宝出生后的最初一两年,许多大宝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行为退行”的问题。虽然家长的精力分散转移不可避免,但此时的家长要尽可能地多关注大宝的情绪波动,减少大宝的失落感与孤独感,引导大宝与家人一起投入到二宝的日常照顾中,自己选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为二宝换纸尿裤,与二宝做一些互动游戏。家长要学会适当“示弱”,培养大宝责任心的同时也树立了二宝的尊重信赖意识。
加强心理建设
许多“二孩家庭”的家长在生育二孩之前,并没有提前对大宝进行心理建设。把生育二孩当做大人的事,只要大人做决定就可以了,其实家长们并不知道的是,二孩的来临对大宝日常生活的影响才是最大的。所以,家长在生育二宝之前,最好提前对大宝进行心理建设,向大宝承诺不会因为有了二宝就减少对他的爱,你只是多了一个爱你的家人,减少大宝的不安情绪。比如为二宝添置物品的时候,也需要在物质上对大宝进行弥补,选择二宝的物品时多让大宝参与到选择中,挖掘大宝的独特价值,培养他的自豪感。
二胎政策的放开,对于孩子们主要是积极的影响,培养了他们责任担当与分享意识,提高了他们互助团结的意志品质。因此在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应该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引导家长挖掘积极因素,树立孩子积极的心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