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备课组第三次活动报道
聚焦图形转化,共研教学智慧
3月20日,五年级数学备课组围绕苏教版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单元展开深度集体备课。本次活动以“化陌生为熟悉,化复杂为简单”为核心理念,聚焦图形转化策略的教学实施路径,为即将展开的单元教学蓄力赋能。
一、解构教材:厘清转化思维脉络
备课组深入剖析单元知识框架:
1.转化本质剖析:明确转化策略的核心是“变新为旧,化难为易”,重点培养学生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将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模型的能力。
2. 典型课例聚焦: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为锚点,梳理“割补平移”的操作逻辑;以组合图形计算为延伸,探索“分割重组”的多元路径
3. 思维进阶设计:设置“基础图形转化→复合图形拆解→生活问题迁移”的三阶训练体系
二、创新实践:构建可视化教学模型
针对图形转化的抽象性,团队共创教学策略:
1.动态演示突破难点:运用几何动画演示动态过程,直观揭示“变中有不变”的面积守恒原理。设计“图形变身工坊”探究活动:学生通过剪拼七巧板,亲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重组为矩形的具象过程
2. 问题链驱动深度思考
核心问题链设计:
① 这个图形能直接计算面积吗?
② 它和哪些学过的图形有关系?
③ 通过什么操作能让它们“认亲”?
④ 转化后的图形各部分如何对应?
3. 错例工坊强化辨析
建立典型错题库:如学生将三角形错误“补形”为平行四边形却忽略高变化,通过对比实践明晰“等积转化”与“非等积变形”的本质差异。
三、分层赋能:定制个性化学习路径
为满足差异化学情,备课组设计三级实践方案:
基础层:提供标准图形转化训练(如求楼梯状图形的周长)
挑战层:解决“花瓶外轮廓面积计算”等生活问题
创造层:设计校园绿地改造方案,运用转化策略优化不规则地块利用率。
四、智慧凝结:形成单元教学共识
经过深度研讨,团队确立教学三原则:
1.操作先于理论:确保每位学生经历“动手剪拼→观察记录→归纳结论”的全过程。
2.语言伴随思维:要求学生用“通过...把...转化成...”的句式描述转化路径。
3.文化渗透策略:介绍《九章算术》中“以盈补虚”的转化思想,增强民族数学自信。
本次备课通过具身化的活动设计,将抽象的转化策略转化为可触摸的思维工具。后续将开展转化策略应用周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山重水复疑无路,转化开启新通途”的数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