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TEACHER CHARISMA
您的位置校本研修>>教研活动>>阅览文章

五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七)

发布时间:2025/6/12 10:37:43 作者:郭佳鑫 阅读数:108

初夏的晨光温柔地透进教室,十岁的孩童们目光清澈明亮,琅琅书声仿佛将《世说新语》的千年智慧带至眼前:“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在郭老师引导之下,孩子们在古文情境中穿梭,言笑晏晏,古意盎然。

当“孔君平诣其父”一句刚讲完,老师巧妙设问:“孔君平以杨梅戏称杨家果,杨氏子当如何答?”教室里片刻凝神屏息后,一个男孩从容起立,清朗答道:“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此答一出,四座为之拊掌称叹!课堂瞬间沸腾,稚子们眼神中闪烁着发现之喜悦,如见古时那机敏慧黠的杨氏子穿越时空,立于眼前,其智慧光华,古今辉映。

MEITU_20250607_173154473.jpg

本次集体备课活动,老师们围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目光深挚,点明此课精要:此课之妙,在于打通古今,让文言活化为儿童可感知的生命对话!课堂巧妙将“言”“文”“思”三维目标融合一体——孩童不仅习得“惠”“诣”“乃”等字词精义,更在角色体验里深悟古人的机敏与礼数。课堂的巧妙设计,让古老的文字如涓涓溪流,自然润泽了现代稚嫩的心田。同时,老师们也针对字词教学的细微处提出改善建议,大家对教学流程更加清晰,受益匪浅。

IMG_20241011_112620.jpg

当古老的文字不再只是遥远模糊的符号,当孩童目光穿越时空与千年前的小小智者灵犀相通,一扇扇心智之窗豁然开启。这堂《杨氏之子》之课,恰如一泓活水,悄然将古文的根系深植于童稚心田——它启示我们:文言文教学的精髓,并非仅止于字词句的层层剖析,而在于激扬文字中跃动不息的性灵之光,在历史长河与现代课堂之间架起一座通达心灵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