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第二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第二次学生活动
童心护绿意,实践探自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动课程
为深化劳动教育与科学探究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观察能力,近日我校综合实践教研组设计二年级全体学生开展了“植物角的创建”主题实践活动。活动以项目化学习形式推进,引导学生从设计、建造到养护全程参与,在真实情境中提升综合素养。
一、学科联动,共绘绿色蓝图
教研组立足二年级科学教材“植物与生命”单元目标,精心设计跨学科方案:
1.引导学生探究植物生长条件,分析教室光照、通风环境,确定植物角最佳选址(如窗台、墙角);
2.指导学生设计创意花盆,利用废旧瓶罐、蛋壳等材料制作环保容器,打造错落有致的立体景观;
3.结合观察日记教学,设计“植物成长记录卡”,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与持续观察的习惯。
二、实践体验,探索生命奥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行动:
1.共建角落:从家中带来绿萝、铜钱草、凤仙花等植物,按光照需求分层摆放,悬挂式盆栽与地面种植区相映成趣;
2.深度认知:通过“五感体验”(触摸叶片、嗅闻气味、观察纹理),对比不同植物的根、茎、叶特征,完成植物辨识手册;
3. 责任养护:分组认领“责任田”,制定浇水、松土轮值表,记录植株高度变化,在“枯苗救援”事件中探讨生命需求。
三、成果延伸,赋能成长印记**
活动衍生丰富成果:
1.科学探索:开展“水培vs土培”对比实验,验证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艺术创作:以植物拓印、粘土塑形再现自然之美,装点教室环境;
3.情感升华:学生在反思中写道:“每天给小苗浇水时,它好像在对我点头说谢谢!”。
四、教研反思
本次活动是“五育融合”的生动实践:
1. 跨学科整合:打通科学探究、劳动技能、艺术表达与语言应用的边界;
2. 真实学习:在解决“如何救活枯萎的幼苗?”“怎样合理布局?”等问题中培养责任感与批判性思维;
3. 生态启蒙:废旧材料改造花盆深化环保理念,生命教育润物无声。
未来教研组将持续优化项目设计,让自然成为儿童成长的“活教材”,让教室的每一寸角落焕发教育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