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TEACHER CHARISMA
您的位置家校桥梁>>家校互动>>阅览文章

在陪伴中修行

发布时间:2025/5/15 18:19:43 作者:潘勇 阅读数:265


南京市将军山小学一(9)班  黄晓沐家长

大家好,我是黄晓沐妈妈。特别感谢学校和老师,让我有机会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成为妈妈后,我人生的体验仿佛增添了许多缤纷色彩,此刻站在台上其实心里还有些惶恐——在座的各位都很优秀,却又格外低调。不过想起孩子勇敢上台的模样,我也鼓起了勇气,想和大家聊聊自己的一点小小心得。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花期,不同的树有不同的长势。我从不觉得有哪一段话能完全对应某个孩子,也不认为有哪一本书能教会我们所有的育儿之道。但我始终相信,我们自己就是孩子成长中最好的资源——用耐心去观察,用真心去陪伴,用接纳去守护他们的独特光芒。下面我就分享一些于我而言比较受益的:

关于亲子关系

在一个家庭里面排在第一的关系,就是夫妻关系,其次就是亲子关系。所谓父爱则母静,母静则子安。

亲子关系,我们关系好了,就能走进孩子的世界,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继而就能对孩子产生影响力,我们说的话孩子才会听, 最悲哀的就是关系断裂了,孩子可能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对付你去骗你,我们说的话孩子就不听了,我不太能接受的观点就是,我特别爱你,我特别关心你,但是我所有的行动都指向批评你吼你骂你,孩子是不可能通过你的负面反馈去感受爱的,一个孩子感受不到爱,是不可能产生改变的。

为了能够感受到爱发生真正的改变,我总结了三点:

第一点,当孩子把事情做对的时候我们要给孩子正反馈,要学会每天发现一点自己孩子的好,我们父母特别喜欢给孩子挑毛病,挑错误,我们认为给孩子挑错误就是在帮着孩子在变好,挑错误只会让孩子感觉到烦躁,只会让他们更加厌恶我们,我们要告诉孩子,你这点做的很好,那一点做的也很好。孩子也会被自己的好,自己的亮点吸引着,成为一个正向的人。我们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当我们告诉孩子你这点很好,那一点也很好的时候,孩子会通过这面镜子,看出来自己好的样子。这个时候孩子会有自信心,慢慢的这个孩子就会越来越好,我们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好,才会对孩子是有影响力的,孩子会被自己的优点不断地吸引着,成为更加优秀的人。

第二点,当孩子把事情做错的时候,搞砸的时候,我们要能够在背后支持他,不能跟孩子撇清关系,我们能够在背后支持孩子,孩子就能够感受到我们的力量,继而会越来越好,感受到爱。

第三点,孩子的情绪能够在这个家庭里面自由流动,当我们回到家里面很累的时候,我们说一句哎今天上班真累啊,我们希望得到一句,“上班的时候我也很累,今天特别累咱们今天歇歇吧”,这样对方的情绪能接住,孩子也是这样的,接住孩子的情绪,允许不开心,好的情绪坏的情绪都能在家里面流动,这个时候孩子才会感到我们的爱,我们对孩子产生影响力,总之,父母的负向反馈并不会让孩子产生正向的行为。

改变自己

我个人觉得首先要成为一个乐观的父母,悲观只是一个看法,乐观是一种行动,有句话说“悲观者正确,而乐观者前行”,很长一段时间,这句话在我的实践中价值感还在上升。

乐观的前提是父母先要“确认和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才能观察到孩子的亮点,如果只和孩子的缺点拉锯,是看不到孩子的优点的。

亮点的关键地方是孩子“动机”而不是“行为”,这个“动机”就是孩子想好的动机,而不是要看孩子的行为,我们相信孩子是要相信孩子有这个向上向好的心,而不是孩子有点不好的表现,我们就不相信孩子了。看到了就去把他挖掘出来,进而鼓励孩子前行。这样孩子会更加容易进步。

 下面我想分享我在陪伴孩子的活动中,执行并非常重视以下三点: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更何况我们孩子才一年级,学习之路艰辛又漫长。时间有限,在陪伴的道路上,我必须要求自己抓大放小,抓核心矛盾,抓主要矛盾,先把一个问题解决掉,再解决第二个问题,比如说睡觉这一件事情,在我看来,所有的事情都要为睡眠让步,这个需要执行力,学业的习惯和时间的设定的配合,但是没有必要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继续熬学业,这样会导致情绪也不好,亲子关系也破坏了。判断睡眠足不足,第一看第二天能不能自然醒,还有就是白天的状态,注意力是否集中,情绪是否烦躁。所以睡觉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第二个就是运动,每天要安排孩子 30分钟以上的中高强度的运动,几分钟的运动是没有效果,运动时间够,多巴胺的神经递质水平,才能够分泌,并且逐步达到一个峰值,尤其是运动差不多45分钟60分钟之间,这个我深有体会,每天高强度运动后,心情特别愉快,看这个世界就是浪漫的,可爱的,就是多巴胺上来了。状态和情绪都会很好,所以孩子一样的。每天她一出来 户外两小时,回家做点作业效率也会很高,一句话不说就专注写完了。

第三就是关注孩子的情绪,孩子的情绪直接跟亲子关系有关,这个上面也提到了,这两个大关过了,我们的干预和影响力就会闭环。

育儿之路,本就是一场与爱同行的修行。今天站在这里,与其说是分享,不如说是借着这个机会,向所有用心陪伴孩子成长的父母致敬——我们都在笨拙却坚定地爱着,在迷茫与豁然中反复探索,在琐碎日常里浇灌着希望。

我始终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蕴含无限可能的种子,而我们能做的,便是成为阳光、土壤和雨露,用耐心等待他们抽芽、开花、结果。或许我们无法预知他们未来的模样,但此刻埋下的爱与信任,终将在岁月里长成支撑他们前行的力量。

最后,感谢学校和老师搭建的交流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在育儿路上彼此照亮;也感谢每一位用心倾听的家长,愿我们带着今日的共鸣与思考,继续温柔而坚定地陪伴孩子走下去。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在爱与自由中,长成他们自己喜欢的样子——这,便是我们共同的初心与向往。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