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5班3月网文报道
导语:
3月7日,将军山小学四5班内星光璀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宫空间站配套技术研究团队受邀走进"家长课堂",通过沉浸式航天科普讲座,在50余名学子心中播撒星辰大海的种子。
【逐梦篇:触摸苍穹的千年求索】
"从万户飞天的木椅到天宫课堂的直播,航天史就是一部人类突破认知边界的壮丽史诗。"主讲人李航博士通过全息投影,将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图腾与神舟飞船发射实况交叠呈现。当明代火器图纸与当代火箭发动机三维模型同屏对比时,孩子们惊叹:"原来我们的航天梦已经做了千年!"
【筑梦篇:解码中国航天"奇迹密码"】
研究团队以天宫空间站机械臂为案例,揭秘中国航天工程的系统工程智慧。"这个能'穿针引线'的太空机械手,需要12个学科200多项技术的精密配合。"团队成员张思雨工程师的讲解引发热烈讨论。四年级的科技迷陈昊举起模型追问:"机械臂的'关节'在真空环境中怎样润滑?"这种专业级提问让在场大学生直呼"后生可畏"。
【圆梦篇:未来工程师的奇思妙想】
"如果设计火星学校,你会增加什么特殊设施?"互动环节点燃创意风暴。有的孩子设想"反重力体育馆",有的构思"星际植物实验室"。最令人动容的是听障学生小林用手语表达的构想:"我要造会说话的手套,让航天员在太空也能温暖交流。"
在"2035太空心愿"环节,孩子们将梦想封入特制航天邮筒。这些载着"太空农场主""星际导游"等奇思妙想的信件,将由南航团队带上全国航天年会。校长李芳表示:"这堂跨代际的航天课,不仅传播知识,更在传承永不止息的探索精神。期待今日的心愿星火,照亮未来中国航天的璀璨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