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TEACHER CHARISMA
您的位置德育纵横>>潘勇名师工作室>>阅览文章

从邋遢到卓越——听陈建仁老师讲座感言

发布时间:2025/1/25 20:42:30 作者:潘勇 阅读数:137



南京市江宁区潘勇德育名师工作室  潘勇


陈建仁老师今天的专题讲座以一个特殊班集体的蜕变为例,详实而清晰地再现了班主任在立德树人方面可供实操的管理案例。

曾经看过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今天陈老师讲座中提及的班级可谓中国式的“放牛班”。

一、看见

讲座中提及“看见”是每个人自身存在感的重要体现。因为“看见”每一个学生,“看见”每一位家长,看见每一个关系……这一实操完全符合马斯洛需求理论中“被尊重”的需要。因为每一个孩子都能被“看见”。都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尊重”。这种完全逆袭的教育反转,在教育者真正“看见”每一个孩子的同时,每一个孩子和家长也会真正“看见”用心的老师!

二、激励

教育是点燃,点燃学生内心的“星星之火”!找寻每一个孩子的优点,遵循每一个孩子的喜好,唤醒每一个孩子内在的动力。优等生的一颗星、中等生的三颗星、“八大天王”的五颗星,因材施教中尊重差异,缩短差距,荣辱共进!一群人在一起,是聚会;每颗心在一起,是团队!

三、支持

讲座中提及的全校性参与该班的一些管理方式,切实吻合当下“三全”育人的理念,尤其是对“放牛班”的管理。这不仅需要班级管理者敢于展示的魄力,更需要学校管理者办学的开明!负责学校卫生死角和行政楼卫生,学校提供钟点工的待遇用于班级的奖励。即便现在想来也有点不可思议,但很多时候“不可思议”的事情在我们付诸实践后恰恰是教育的创新与变革!

三、寻优

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为班集体做贡献的五个优点。一个班集体就有几百个优点。这么多的优点用于日常的班级管理,恰似“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允许“八大天王”每天为班集体完成一件事就算完成了作业到允许他们先找寻自己最有可能学好的一门课入手,实施正向迁移引导。这是多么实实在在而又跳之可摘的目标啊!这样的目标设定让每个孩子在善于发现自我、欣赏自我中得到足够的肯定。教育,就是赏识每一个个体的“人性”!

…………

陈老师一个多小时的专题讲座,真实呈现了一个邋遢班集体逐步走向卓越的过程。无论教书还是育人,我们都应满含情感教育的智慧去从事满含情感智慧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