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TEACHER CHARISMA
您的位置德育纵横>>潘勇名师工作室>>阅览文章

工作室成员杨华栋2025年度个人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5/1/15 9:16:39 作者:潘勇 阅读数:153

江宁区潘勇德育名师工作室 南京市将军山小学 杨华栋

自2022年9月有幸加入“潘勇德育名师工作室”以来,我在这个充满正能量的集体中不断汲取力量,努力成长。在2024-2025学年,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在德育领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实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特制定本学年发展规划。

一、年度目标

(一)深化理论研究,提升专业素养

深入研读国内外前沿德育理论著作,每月至少精读一本经典教育书籍,并撰写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确保在理论层面有更深厚的积淀,为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积极参与各类线上线下德育学术研讨会、专家讲座等专业学习活动,每月至少参加1次,并在活动结束后一周内整理所学内容,形成系统的知识总结报告,与工作室成员分享交流,共同促进理论水平的提升。

(二)强化实践探索,创新德育模式

在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中,大胆尝试新的管理方法与策略,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行为特点,精准制定个性化德育方案,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策划并组织开展具有创新性和影响力的校级德育活动,每学期不少于5次,活动形式要涵盖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在活动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反思,形成可推广的德育活动案例。

(三)助力团队成长,发挥引领作用

主动承担对学校青年班主任的一对一指导工作,每周与指导对象进行至少一次的工作交流与经验分享,帮助他们解决在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每学期共同完成一篇关于班级德育工作的研究论文或实践报告。

在工作室内部,积极组织开展德育工作经验分享会和教学研讨活动,每两个月至少组织一次,鼓励成员分享自己在德育实践中的成功案例和创新做法,共同探讨解决面临的困惑与挑战,促进整个团队的共同成长与进步。

(四)聚焦成果转化,彰显教育价值

围绕学校德育管理和个人课题研究,本学年内至少发表2篇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其中至少有一篇在省级以上教育期刊发表,确保研究成果能够得到广泛传播和认可。

积极参与各级教育教学成果评选活动,将个人在德育实践和研究中形成的特色经验、创新模式等整理成成果申报材料,争取在本学年内获得至少一项市级以上教育教学成果奖项,为学校和个人赢得荣誉的同时,也为推动区域德育工作发展贡献力量。

二、年度计划

(一)第一学期

1.学习提升阶段

制定详细的阅读计划,按照计划阅读工作室推荐书目和其他相关教育经典著作,每月阅读量不少于1本,并做好读书笔记。

参加至少5次线上德育理论学习课程,认真完成课程作业和考核任务,确保对所学理论知识有深入理解和掌握。

积极参与工作室组织的学术研讨会,提前准备好发言材料,分享自己在前期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思考,同时认真聆听其他成员的观点和经验,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路。

2.实践探索阶段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前期理论学习成果,制定本学期校级德育活动方案,活动主题要紧密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品德修养展开,如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系列活动,包括红色故事演讲比赛、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子活动。

在班级管理中试点推行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个性化德育方案,与学校信息技术部门合作,收集和分析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行为数据,为每个学生建立德育成长档案,根据档案数据制定个性化的德育辅导计划,并定期跟踪评估效果。

与青年班主任指导对象共同开展班级德育工作案例研究,深入班级进行观察和调研,收集典型案例素材,每月进行一次案例分析研讨会议,共同探讨案例背后的教育问题和解决策略,初步形成案例研究报告框架。

3.总结反思阶段

对本学期组织的校级德育活动进行全面总结,收集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从活动策划、组织实施、教育效果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撰写活动总结报告,提炼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开展类似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整理本学期在班级管理中推行个性化德育方案的实践数据和案例,撰写实践研究报告,重点分析方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评估方案对学生品德发展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实际效果,提出进一步完善方案的建议和措施。

与青年班主任指导对象共同完成班级德育工作案例研究报告的撰写,并在学校范围内组织一次案例分享会,向其他班主任介绍案例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促进学校班级德育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第二学期

1.成果整理阶段

对上学期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整理和完善,将活动总结报告、实践研究报告和案例研究报告进行整合优化,形成具有一定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的德育研究成果集,为申报教育教学成果奖项和发表论文做好准备。

围绕学校德育管理和个人课题研究方向,确定本学期拟发表论文的主题和框架结构,开始撰写论文初稿,在撰写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用丰富的案例和数据支撑论点,确保论文的质量和学术水平。

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论文写作研讨会,邀请教育领域专家进行指导,共同探讨论文写作技巧和研究方法,对成员撰写的论文初稿进行交流互评,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帮助成员提高论文写作质量。

2.成果推广阶段

对整理完善后的德育研究成果集进行校内推广,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学习交流,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经验分享会等形式,向教师们详细介绍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应用方法,鼓励教师们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借鉴和应用,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将撰写完成的论文投稿至相关教育期刊,积极与期刊编辑沟通联系,根据编辑反馈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完善,争取尽快发表。同时,将论文研究成果制作成PPT或微视频等形式,在区域内教育教学研讨会上进行展示分享,扩大成果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

协助学校申请参加各级教育教学成果评选活动,按照评选要求认真准备申报材料,包括成果简介、研究报告、实践案例、相关证明材料等,确保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全力争取在评选中取得优异成绩。

3.团队引领阶段

组织开展本学期第二次工作室内部德育工作经验分享会,邀请在德育实践或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成员进行主题分享,分享内容包括班级管理创新经验、德育课程设计与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为其他成员提供学习借鉴的机会,促进团队成员共同成长。

对青年班主任指导对象本学期的班级德育工作进行全面评估,通过查看班级管理记录、与学生和家长交流等方式,了解指导对象在班级德育工作中的进步与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个性化的指导计划,进行最后阶段的强化指导,帮助指导对象在本学年内实现班级德育工作水平的显著提升。

总结本学年个人在工作室中的成长经历和收获,撰写个人成长报告,在报告中详细分析自己在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反思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改进措施,同时为工作室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和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建议。

在2024-2025学年,我将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积极践行本发展规划中的各项任务和目标,不断提升自己在德育领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学校的教育事业发展以及区域德育工作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