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风满诗意 教研谱新篇 ——小学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主题教研
“冬有清欢,岁有小安”。十二月初冬时节,冬至将至,在这美好的冬日,本学期最后一场江宁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于2024年12月17日在南京市将军山小学举行。本次活动围绕主题“小学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主题教研”展开,活动分为课例展示、主题讲座和活动总结三个环节。
课例展示:
潘海红《人人爱护公物》第一课时
第一节课是由南京市将军山小学潘海红老师执教的一上《人人爱护公物(第一课时)》。潘海红老师的课结合了学校特有的评价体系来构建本课的大情境,整节课围绕大情境展开,贴合学生生活实际。潘老师开始以请出“好朋友”的小游戏,让学生明确了公物的概念;接着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观察和回忆,感受校园里处处有公物;然后,通过”好朋友表彰会”环节,让学生充分感受公物朋友的大作用。尤其在这个环节中,潘老师还着重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视以及不经常使用的公物,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公物朋友的大作用,还让学生体会到学校设置公物时的全面考虑。之后,通过”公物消失体验营”让学生直接感受公物在生活中的不可或缺,激发学生爱护公物的想法。最后,潘老师用桌椅的悄悄话,给孩子们埋下了爱护公物的种子,为第二课时做好铺垫。潘老师的整个教学流程环环相扣,能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学情,在恰当的地方给学生以抓手,同时有意识地做到教学评一致。
厉林瑞《人人爱护公物》第二课时
厉老师结合第一课时营造的大情境开展了“文明小将军”的争星之旅。第二课时的教学活动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是公物现状调查,通过学生课前的调查表呈现学生看到的公物现状,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顺利过渡到板块二公物现状大探秘,探究公物为什么会受到损害,通过案例分析、情境辨析等活动,学生们发现公物朋友被损坏有的是故意的,有的不是故意的,对于故意的行为要制止,无意的行为要及时补救,学生的回答中表现出了较高的责任感。板块三是金点子行动,让孩子们根据调查表中遇到的被损坏的公物提出保护的方法,从校园延伸到生活中去,培养他们的“公共素养”。课后开展“最美课桌椅”的评比,激发学生爱护公物的快乐和成就感。
郭淼《变废为宝有妙招》
郭老师的课通过“减少垃圾有妙招”让孩子们分析哪些东西可以循环用、哪些可以节约用、哪些可以再利用、哪些可以按需购买和哪些可以替代品,让孩子们在分析的过程中明白具体的减少垃圾的方法,为自己家的垃圾开个小药方。接着郭老师在班级调查知道垃圾分类的同学和能坚持的同学,启发学生针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思考。小组讨论环节将问题设置为垃圾分类的规则,并引导学生试着将课前调查单中的垃圾进行分类。最后郭老师带领孩子们发问:为什么垃圾分类这么麻烦,还要垃圾分类呢?通过举例启迪孩子们发现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它可以再生利用,人们应该合理利用、变废为宝。延伸环节郭老师通过思考空瓶子的新用法让孩子们大胆地实践。整节课的环节设置层层递进,不断激发学生的理性思考。
江婷《我们受特殊保护》
江老师的课通过使用手机引入《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让学生自由发问,自然地引出了“未成年人”的概念。接着,江老师从学生自身、老师以及家长三个方面帮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具有: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自控力差等特点。结合未成年人的诸多特点以及庞大的人口数量,初步让学生明白,未成年人为什么受到特殊保护。接下来江老师带领孩子们梳理了法律上有关未成年人不同的时间节点,并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孩子们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课堂,江老师有很多新颖的举措,如了解未成年人特点时,让学生下台去采访听课老师;分析未满12周岁骑车上路的案例时,逐层追问,让学生暴露问题等等,都给学生和听课教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丁雯讲座《“深度学习”在低年段课堂实施的策略探寻——课时目标的续写》
江宁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带头人、南京市将军山小学副校长丁雯老师的讲座结合课例《人人爱护公物》展开。丁老师首先和大家复习了“深度学习”这个概念,但同时也指出老师们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想具体的实施环节该怎么做?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具体操作步骤是什么?接着丁老师指出深度学习的单元学习目标是教师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北斗七星”,是“灯塔”,可以帮助老师明明白白地开展教学活动,校正教学方向。那如何借助单元目标续写课时目标呢?结合《人人爱护公物》的几次研讨,丁老师指出首先要理清目标续写的逻辑生长点,其次是把握目标续写的主体线索,还要目标续写的操作性。
最后江宁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江宁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方峥嵘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方峥嵘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方老师首先对今天的几节课进行了点评,并希望老师们在听完讲座后也能用丁老师的方法去思考后面两节课的目标续写。本次教研活动作为 2024 年的收官之研,意义非凡。这一年大家共同努力的点点滴滴,从一次次热烈的讨论,到一场场精彩的课例展示,每一个瞬间都见证着老师们的成长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