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小学科学“双螺旋”课堂构建与实施专题研讨活动(三)
激活思维历程,启迪智慧火花
江宁区小学科学“双螺旋”课堂构建与实施专题研讨活动
2024年12月12日,在这个温馨而明媚的日子里,江宁区小学科学“激活思维历程的教学策略”专题研讨活动在南京市将军山小学成功落下帷幕。随着冬阳的温柔照耀,活动现场不仅被自然之光温暖包围,更因教育创新的火花而熠熠生辉。此次专题研讨活动聚焦如何通过教学策略,在课堂活动中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深入思考。
本次活动精心规划了三大核心环节:课堂展示、专题讲座及专家点评。活动中,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江宁区教研室的刘德云老师,来自将军山小学的于斌校长与丁雯副校长,江宁实验小学的张骏副校长,将军山小学的江孝东主任,还有上元小学的王贤平主任以及众多区内各小学的科学同仁也参与了本次活动。
童趣课堂,探索初绽
将军山小学闵杰老师献教《轮子的故事》。这节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第四单元用双手创造的第三课,本节课的核心目标在于引领学生们深入探索轮子的起源与演进历程,揭示人类如何基于生活实际需求,对轮子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与优化。轮子,这一自古至今持续存在的发明,其形态与功能始终在不断地适应与变化之中。鉴于一年级学生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和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闵老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搬运纸盒”的任务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回溯科学历史的长河,引导学生体验古人搬运重物的艰辛场景,亲身体验从利用滚木减轻劳动强度,到轮子技术的诞生使得小车拖拽重物变得轻松自如且流畅无阻的变革。这一系列直观而富有实践性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们在动手操作中深刻领悟到轮子省力的奥秘。在制作小车的环节中,闵老师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如何做出一个能自由旋转的轮子,并采用了“1+1”信息交流策略来促进课堂互动。在热烈而有序的讨论中,学生们顺利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随后,闵老师生动展示了车轮形态的演变过程:从最初的实心车轮到挖空设计以减轻重量,再到木制车轮外覆铁皮以增强耐磨性,直至现代橡胶轮胎的发明,不仅提升了行驶的舒适度,更预示着轮子技术未来的无限可能。课程尾声,师生共同展望轮子技术的未来发展,激发了学生们对科技创新的无限遐想与憧憬。
将军山小学张丹老师献教《地下水》。该课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第四单元的第二课。在本节课中,张老师巧妙运用“POE:预测—观察—解释”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逐步构建对“地下水形成过程”的思维模型。对于正处于科学思维快速成长期、好奇心旺盛的三年级学生们来说,了解地下水的存在并验证其存在,无疑是一次极富启发性的学习体验。在课程的起始阶段,张老师巧妙地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古井中的水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他们开始推测井水可能源自地下。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张老师引导学生们亲自动手挖掘水井。若井中渗透出水,便证实了他们的推测。在第二阶段,学生们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动手搭建水井模型,并观察到水缓缓渗透而出,这一现象直观地展示了地下水的存在。通过这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学生们得以亲眼目睹水透过植被、土壤、碎石,缓缓渗透下去,填满碎石的空隙,水井内水位也缓缓上升。实验结束后,张老师引导学生们展开讨论,共同探讨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而推测地下水的成因。在第三部分,学生们通过亲手搭建的水井模型,深入理解了地下水的来源及其形成过程。张老师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们掌握了关于地下水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学生们对科学探究的热情和能力。在“预测—观察—解释”的学习策略中,学生们学会了如何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结果——这些正是科学思维的核心要素。
江宁实验小学吴彤老师献教《形状改变了》。《形状改变了》是二年级第三单元《用力之后》的第2课。对于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力与物体形状变化之间的联系尚属陌生。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从亲身体验逐步过渡到实验探究,通过观察物体形状的变化来感知力的作用;从动手操作到初步的归纳分析,进一步理解力的效应,明白力能够导致物体形状的改变。吴老师利用生活中物体形状变化的视频资料,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课程的第一部分,吴老师展示了气球,并邀请学生上台展示如何改变气球的形状,并详细描述操作过程及观察到的变化。接着,吴老师又展示了皮筋、海绵、电线和超轻粘土,引导学生发现这些不同物体在受力时的共同点,并归纳出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吴老师采用“接力写”的教学策略,再黑板上呈现了小组同学的共同想法。在第二部分,学生们自主探索并发现,在拉动橡皮筋的过程中,力的大小不同会导致橡皮筋伸展的长度不同。他们提出了猜想:力越大,橡皮筋伸展得越长。老师通过使用钩码来模拟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力,帮助学生进行更直观的理解。老师随后演示了挂上一个钩码后,学生仔细观察橡皮筋形状的变化,并尝试解释其原因。通过观察和讨论,学生们总结出一个规律:力的大小与橡皮筋伸展的长度成正比。在第三部分,老师通过视频展示了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改变物体形状的实例,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科技的进步对物体形状改变的影响。
科学讲座,智慧启航
接下来,上元小学的王贤平主任为我们精彩呈现题为《点燃思维火炬:例谈激活思维历程的教学策略》的专题讲座。王主任就教学策略的运用,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策略的实施不应仅仅流于形式,其核心价值在于助力教师高效组织教学活动,同时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他强调,教学策略需精准应用于教学的关键环节与适宜时机,特别是在活动设计与细节设计之中。以分类盒策略为例,王主任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其在《人造物与自然物》及《这里面有空气吗》课程中的应用。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与年龄特征,他指出分类盒策略凭借其直观性、易于观察、便于归纳讨论的特性,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成效。
随后,王主任进一步剖析了吴彤老师《形状改变了》一课的精彩片段。吴老师巧妙引导学生利用文字、图画、图形符号等多种形式,细致描绘并标注观察到的细节,通过“接力写”教学策略,确保了每位学生既能独立思考,又能与同伴有效交流,实现了全员参与、相互启发的课堂氛围。紧接着,张丹老师在《地下水》一课中的POE策略运用同样引人注目。该策略鼓励学生基于预测,通过实验观察现象、收集证据,进而验证并解释自己的猜想,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还显著提升了他们的表达与问题解决能力。最后,王主任还分享了闵杰老师《轮子的故事》一课中的“1+1”信息交流策略。这一策略有效促进了学生在讨论中的深度互动,确保了每位学生都能在实际操作中积极思考,并充分表达个人见解,为课堂讨论注入了新的活力。王主任的讲座内容丰富,案例生动,为我们揭示了教学策略在激活学生思维历程中的重要作用,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
活动尾声,专家点睛
在活动的圆满落幕之际,江宁区教研室的刘德云老师以其深厚的专业底蕴与独到的教育视角,为本次盛会带来了压轴之作——深度点评。刘老师首先对三节精彩纷呈的展示课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与条理清晰的梳理,肯定了三位授课教师严谨认真的备课态度与深思熟虑的教学设计。随后,他针对每节课所采用的教学策略,不仅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更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富有前瞻性的拓展与深入浅出的解释,为在场的每一位教师打开了新的教学思路,激发了无限的教育灵感。刘老师的点评,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教师们前行的道路,让教育的智慧之花在每一位教师的心中绚丽绽放。
此次专题研讨的成功举办,是对江宁区小学科学教育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科学思维的关键领域。未来,随着更多像这样富有创意与实践价值的活动的举办,我们有理由相信,江宁区的小学科学教育将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为孩子们的成长铺设一条充满无限可能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