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TEACHER CHARISMA
您的位置德育纵横>>潘勇名师工作室>>阅览文章

我和我的第五届小将军班——二谈”口述习作“

发布时间:2024/11/1 14:10:52 作者:潘勇 阅读数:268


距第一次关于”校园的秋天“口述习作已经过去将近两个星期了。认真阅读了每一个孩子关于”校园秋天“的口述习作,因其线索贯穿的相似性,只能将孩子们的习作打包发给相关报社主编,任其选择刊发吧。相信省级刊物《少儿文学》不久也会刊登班级某位学生的习作。

一如上次所说:孩子们刚入小学,识字量、字词等方面的有意识积累毕竟是杯水车薪,实在太有限了。但孩子们对身边事物的好奇以及该年龄段独具的好动、好观察、好说、好表现等特点,恰恰是在低年级进行”口述习作“的最大优势。这是其他年段孩子很难具备的优势!再说孩子们现在书面作业量也相当少!有足够的时间去亲近自然、观察自然、表达自然!

如果说新课改之前的语文教学是带着孩子走进教材的话,在语文学习走向学科综合化的当下,作为语文教师应清晰地意识到:如何让孩子们带着教材走向生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语文学习的外延无疑就是孩子全部的生活。如何丰盈孩子们的生活,恰恰成了教师、家长更好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

相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习惯和兴趣是我们在该年段始终遵循的重要原则:没有好的习惯,必然没有好的素养;没有好的兴趣,必然没有好的成绩!而习惯的培养是需要建立在孩子们学习生活的点滴言行之上的。根据孩子们具有的特点开展“口述习作”自然少不了大人该有的指导。关键是我们怀着什么样的心态去指导?是包办代替,完全去“儿童化”的成人式表达?还是遵循“童心”“童趣”“童真”基础上的潜移默化的点拨?这,需要技术,更需要我们具备育人的艺术!都说最好的育人方式是潜移默化的熏陶。这样的熏陶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和家长的耐心!

“口述习作”绝非是“揠苗助长”式的任意拔高,而是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上的一种循序渐进的训练。就拿《校园的秋天》来说,该文的成型是经历过若干天对校园不同景点有意观察的结果,在三个片段完成的基础上,鉴于孩子谋篇布局的水平,老师适当告知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的路线,首次习作,我是提供了习作的范式。这种范式正是在孩子们口述基础上的“习”之所作,并不需要家长给予过多的“专业性”干预,“点”在该点处,“拨”进心灵中。

茗月发表

今天班级薛茗月同学的习作《校园的秋天》发表在了《江宁新闻》“成长周刊”栏目上,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在我报送的那些习作里,肯定有一篇会发表,因为孩子们的“口述习作”都经历过“自然”与“人工”的磨合!

孩子成长之路漫长,相信只有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并施以适当的“点拨”,坚信第五届小将军班完全有实现“高位”发展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