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送”三“迎”:新学期,班主任不可忽略的重要仪式
南京市江宁区潘勇德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潘勇
【摘要】
新学期,学校对班主任、学科教师等相应岗位会做一些调整,面对类似调整分工,班主任如何把握这一立德树人的教育契机,在教师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好地做好沟通、交接,体现人文关怀?笔者结合多年班主任工作实践,提出新学期,班主任应做好“三‘送’三‘迎’”仪式。
【关键词】
立德树人、人文关怀、三“送”三“迎” 仪式
暑往秋来、日月交替,随着新学年的到来,学校都要在人事分工上进行统筹甚至新的“洗牌”,作为学生家长最为关心的应该是孩子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安排。为此,在学生正式报道前,学校德育、教学等部门都会提前规划并发布关于新学期班主任岗位的调整以及学科教师的分工等。
当面对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新的教师分工出台后,各班级班主任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应该就是如何更好地做好新老班主任、新老学科教师的“送”与“迎”?
一、在“内送内迎”中增进同事间的友情
二、在“群送群迎”中营造家校间的真情
三、在“班送班迎”中培养师生间的恩情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首席,理应主动担负起“三送三迎”的主体职责,并切实发挥这一重要仪式在增进教师间友情、联通家校间真情、培养师生间恩情中的立德树人作用,为学校新学期开学营造更为和谐温馨的新局面,更好开启新篇章!
一、在“内送内迎”中增进同事间的友情
当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提前公布新学期班主任、教师学科岗位后,班主任不应仅仅只关心自己的新学期分工安排,更应主动关注涉及自己所带班级的相关教师调整情况,并主动做好“内送内迎”。
(一)新老班主任相互间的“内送内迎”
班级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直接环境,同时也是学生实现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是学校各项工作落地生根乃至开花结果的重要阵地之一。班主任的配置一直倍受学校的重视。班主任调配得如何不仅涉及到新学期学校各项工作开展的成效,更是倍受学生家长瞩目的焦点。
新老班主任的“内送内迎”自然首先取决于新老班主任相互间的主动衔接。原班主任理应对班级学生乃至家委会、家长的基本情况、班级班风、学风乃至特殊个体等情况向新班主任做一交接,班级哪些好的管理方法需要新班主任继承下去,哪些方面需要新班主任在工作中更新、完善……
新班主任主动联系老班主任了解班级情况不仅是一种谦逊的表现,更是对老班主任的尊重与肯定;老班主任主动联系新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交接,自然是对班级慎终如始的一种责任体现,更是对新班主任的关心。相互间的主动对接体现的是对班级共同的责任,更是同事间应有的友情。
(二)新老班主任相互间的“群送群迎”
在新老班主任相互间做好“内送内迎”后,下一步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在班级群内如何向家长做好“群送群迎”工作。这一主体可以是老班主任,也可以是新班主任,这需要根据新老班主任各自的性格乃至相关岗位调整的具体原因而定,有时还需要学校德育部门的适时介入。
总之,“群送群迎”的目的一定做到“三个有利于:一是要有利于新老班主任双方的职业尊严而不是厚此薄彼、利人不利己;二是要有利于班级家长了解换班主任的原因,了解新班主任的基本情况;三是要有利于新班主任日后更好地开展班级工作。
二、在“群送群迎”中营造家校间的真情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具体落实到班级管理上则成为家长对优秀班级的向往和各班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任何一个优秀班级的打造都无法回避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水平。有经验的班主任都知道跟家长之间沟通的重要性。“沟通→了解→理解→共识→支持→合力”这一流程告诉我们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沟通能真正促进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而深入理解,家校间彼此多了份理解信任更能获得家长对班级管理工作的支持,有了家长群体支持的班级管理就不难形成家校合力。这对于打造班级学习共同体显得尤为重要。
新学期班主任的新老交接乃至涉班科任教师的更换无疑是最容易触动学生家长敏感神经的要事。与其让家长背后去无端猜度,不如班主任主动“出击”,在开学前做好“群送群迎”工作,这样既把握了工作的主动权,又促进了家校之间的一份真情传递。
8月23日,我得知学校新学期分工公布之后,发现我所带的班级数学陈老师换成了沈老师。作为毕业班,关键时刻换“将”,且换走的是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之后,我对即将新担任班级数学的沈老师做了一番了解。得知沈老师是一名带过三届毕业班数学教学,多次荣获区先进教学个人表彰……考虑到毕业班教学任务之重,学校将陈老师原先担任的两个班数学分解了一个班给沈老师……这么一了解,心里对如何跟家长沟通汇报多了些底气。
在“群送群迎”新老数学教师之前,我分别与优秀的陈老师进行了沟通,感谢陈老师这几年来对班级学生数学学习乃至生活上的关心,同时也跟沈老师进行了联系,并将我事先准备好的对两位老师“群送群迎”的介绍分别发给两位老师,请他们知悉并予以指导。
我为陈老师和沈老师各自准备了以下的“群送群迎”语:
随着疫情退去,小将军们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年的第一学期即将开启,非常感谢数学陈老师这几年来对小将军们在学习和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陈老师全身心地投入也获得了小将军和军属们的一致认可。新的学期,由于学校分工的调整,我们敬爱的陈老师将不再担任小将军班数学教学任务,在主教六7班数学的同时兼任小将军班的“综实(劳)”学科。在此,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陈老师!一日为师,终生为师!诚恳地希望陈老师一如既往地关心小将军们!谢谢!
小将军班新任数学老师简介:沈老师,女,2013年进入将军山小学,至今已在将小担任过3届毕业班数学教学,连续多次荣获区教学先进个人表彰。
让我们在感恩陈老师的同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沈老师加盟小将军班,为小将军们的数学学习站好小学阶段的最后一班岗!相信沈老师必将凭借她扎实的毕业班数学教学功底在小将军班数学教学岗位上守岗有责、守岗尽责!沈老师联系电话:138xxxx2203
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感恩陈老师!欢迎沈老师!
准备好欢送语后,我私下跟小将军班“五大战区”司令员“军属”提前做好沟通,并将下面一段话发给这五位家长:
今天晚上20:00将举行小将军班教师的辞旧萌新送迎仪式。请告知本战区全体小将军军属届时在班级群内做好欢送欢迎准备!谢谢!(收到请回复)
“群送群迎”即将到来之际,我邀请沈老师进入了班级群。时间一到,我先在群内发布了关于陈老师的“欢送语”,接着又将关于沈老师的“欢迎语”发布班级群内。群内“感恩陈老师”与“欢迎沈老师”的言语在热烈的掌声中此起彼伏……
三、在“班送班迎”中培养师生间的恩情
学生与老师是学校工作中一对最为重要的主体。师生间的关系直接决定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学记》有云“亲其师而信其道。”新学期新老教师的更替是学校全盘工作的需要,作为班主任应充分把握这一契机在班级内开展“班送班迎”活动,倡导尊师重教,更好立德树人。
因疫情原因开学延期,在班级家长群的“群送群迎”仪式结束后,想必同学们通过家长之口对班级数学教师情况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我通过每日“放假‘不放心’,连线师生情”栏目给全体小将军布置了这样一道暑假作业:
亲爱的小将军们:新的学期即将到来,我们小学阶段最后的一年至关重要。学校安排陈老师教六7班数学,安排沈老师教小将军班数学。这几年来,陈老师对我们学习生活是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新的学期陈老师将不再担任我们的数学教学了,想起那些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请拿起笔写一段对陈老师的感恩词。
沈老师在我们学校教过3届毕业班数学,多次荣获区教学先进个人。她温柔又执着,温柔到在她春风化雨般的课堂上你不知不觉就能学到很多数学知识;执着到不允许一名小将军在数学学习上有所懈怠……听了司令的简要介绍,你希望新的数学老师是什么样的呢?请拿起笔写一段话表达你对沈老师的欢迎和期望吧!
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上均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相信他们一定盼望着新学期“班送班迎”仪式的快快到来!盼望着面对两位尊敬的数学老师大声念出自己的感恩词和欢迎语吧!
诚然,“班送班迎”仪式不仅指向老师,更应对新转入、转出学生多些类似的仪式。让每一个人都能切身感受到来自学校、来自班主任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