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于心 成于行】应对孩子考前焦虑的技巧和方法
——南京市将军山小学家长课堂活动记录
考试焦虑是由于面临考试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它是在应试情境刺激下,受个人的认知、评价、个性、特点等影响而产生的以对考试成败的担忧和情绪紧张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反应状态。它可能导致思维混乱、注意力分散、身体不适等表现,影响学习和发挥。
为帮助学生有效缓解考试焦虑,塑造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状态,5月30日晚19:00,南京市将军山小学特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方震威老师精彩分享《应对孩子考前焦虑的技巧和方法》主题讲座。
首先,方老师介绍弗洛姆的“过桥实验”,实验中看到:面对考试,你的心态十分重要。心态能够决定你的行动,也影响着你的成败。
接着,结合数据分析学生焦虑的来源,焦虑的原因以及焦虑的表现,方老师进行了总结。焦虑来源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主观上,比如自我期望过高、知识储备不足和应试技巧不足、自信心不足、精力有限等。客观原因主要是来自父母老师的压力及同学间的竞争。焦虑的表现又可以分为心理焦虑和生理焦虑。
那么如何应对考前焦虑?方老师从心理焦虑与生理焦虑两个方面,分别介绍缓解焦虑的有效方式。
心理焦虑的应对:观看思维干预训练视频,由此告诉大家,对焦虑的态度很重要,积极看待焦虑。保持信心,剔除消极的想法。当意识到自己出现“我做不到”,“我还有很多知识没复习”等想法时, 请回忆过往的成功经验,并用积极的想法来替换这些消极的想法。同时,方老师介绍了耶克斯-道德森定律。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一旦动机超过这个水平,可能会对行为产生阻碍作用。例如,在学习过程中,过强的动机可能导致焦虑和紧张,从而干扰记忆和思维活动,降低学习效率。意在反思自己的学习,为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标。
生理焦虑怎么办呢?方老师讲解了手指曼波、腹式呼吸及蝴蝶拍等有效技术。
讲座最后,方老师指出,我们要学会换个角度看待考试,考试是成长中的一座山,考试是错误的检查机,考试是走向更好的阶梯。希望各位家长和同学们学会调节压力与焦虑,以更加轻松、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与生活中,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