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TEACHER CHARISMA
您的位置校本研修>>阅览文章

2023-2024第二学期南京市将军山小学数学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4/4/8 12:09:56 作者:朱涛 阅读数:689

2023-2024第二学期南京市将军山小学数学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3月12日,春暖花开日,教研正当时。在这暖融融的立春时分,将军山小学数学组开展了第一次集体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由五年级组李沙老师执教《认识因数与倍数》。李老师在课前谈话时用小故事调动同学们的兴趣,同时也点出了因数与倍数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正式上课时,李老师先引导同学从“摆正方形”的基础操作中了解概念,又从模仿拓展中明确概念。之后李老师又与孩子一起扎根具体问题,细致全面地探究了“怎样找因数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最终孩子们通过对比,明确了“一组一组地找,一头一尾地写”的好方法。承接本环节,孩子们在李老师的引领之下自然而然地发现了一个数的因数所具有的特征。有了因数的学习经验,后续的倍数学习变得清晰明确,孩子们在李老师的引导下触类旁通,迅速理解了倍数的表述方法与特征。课堂最后,李老师设计了游戏环节,孩子们应用所学所感参与游戏,又在游戏中得到感悟与提升,体现了数学学科的趣味性。

IMG_5173IMG_5177

“认识三角形”是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概念学习内容。数学概念是数学大厦的基础,概念是客观现实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如何让学生能正确理解和掌握“枯燥无味”的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首要保障。学生在一年级已经有了“三角形”初步的认识,本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抽象的数学概念,因此需要让学生了解三角形这一概念的生活来源和数学需要。

老师的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突出体现了对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设计上老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引入新课。遵循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设计一系列有意义的数学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动手操作的时间和数学对话的机会,从而理解三角形的概念,学会做三角形的高,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以及生活中的应用。

IMG_5183IMG_5180

全体同学都参与了课堂学习,认真听讲,主动交流,积极发言,师生互动良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想一想、做一做、画一画、说一说的四色探索过程中发挥了同学相互之间的作用。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在课堂巩固环节的反馈中不难看出学生已经理解三角形的概念,并对相关知识点也已扎实、牢固掌握。

                                       IMG_5189 IMG_5187                  IMG_5188IMG_5486

6372990588097070317588390.png


全体教师们对两节课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以如何突破“三角形的高”和“教学生成性资源的必要性”展开思辨。各个年段的老师发表了不同的观点,最后朱涛老师总结了大家好的建议,老师们收获满满,期待下一次更加精彩的教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