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山小学音乐组组内教研活动七——(法国号)
音乐教研课二年级下《法国号》
2023年6月13日,郭嘉老师在音乐教室三,为二(9)班的学生们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音乐教研课—《法国号》。作为义务教育课程苏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美丽的圆》中的内容,该歌曲是一首富有地域风情的儿歌,充分描绘了圆号乐器的声音律动之美。
在导入环节,郭老师通过问答的方式导入课程,请同学们说一说身边和“美丽的圆”相关的事物,随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介绍圆圆的法国号。郭老师通过图片展示,为孩子们介绍了以圆号为首的铜管乐器家族,通过欣赏演奏家用圆号吹奏的莫扎特《第四号圆舞曲》,让孩子们了解圆号的声音以及吹奏的姿势,从而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法国号这个乐器。
本节课的重点是认识学唱歌曲《法国号》,并跟随老师完成最后的《法国号》二声部演唱。重点是回顾复习3/4拍的打拍方式以及强弱规律。在这个环节,郭老师加入了声势律动,请同学们自主感受3拍子的强弱规律并按照课件要求做出相对应的三拍子律动,与郭老师一起边演唱边动。
在学唱歌曲环节,郭老师通过接龙演唱,让学生找出歌词相同、旋律相同的乐句,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能用不一样的发声方法来唱出“嗡巴巴”三个字,并且让学生体会三拍子“强弱弱”的规律,且能够在演唱中表现出来。在演唱形式上,郭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男生女生2声部合唱,并且请同学们对演唱进行点评。在这个环节郭老师很好的将自评、他评与互评相结合,很好的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
《法国号》这首歌曲用歌词生动地表现了法国号发出的不同声音特点,把三拍子的圆舞曲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歌曲的学习、一问一答的对话情景,让孩子们对铜管乐器--圆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生动地唱出了圆舞曲的舞动感觉,激起孩子们对不同乐器的喜爱。
最后各位听课的老师们对这节课进行评价,做了详细的研讨与分析,对本节课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及时的梳理和点评,为更好的提升郭老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给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一节好课背后要精心设计打磨,同时需要不断的修改与实践,三人行,必有我师,感谢辛勤付出的老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