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读书分享——江宁区潘勇德育名师工作室上坊新城小学 白陵葭
观儿童,树立科学美好的儿童观
手不释卷地读《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这本书,已经有两个多星期了,作为一名老师,心中真得有诸多感慨,如果说读一本书一定要有一个场景或者一句话提炼为这本书的“情结”,那最让我萦怀于心的是篇首语里童庆炳先生的一段关于职业的表白:童庆炳先生时常想象自己生命的最后一课是站在讲台上的,正在神采飞扬地讲课,突然就倒下了,倒在学生怀里——他认为这是他为师者的福分 。童先生的这种向往,其实是他骨子澎湃的一种“殉道” 精神 。这“道”就是 中国教育。具有家国情怀的教育大师,已经把教育这一职业当成了一 种信仰,一生都要为之奋斗,守护甚至捍卫,是神圣而唯美的。
我也很喜欢书中引用的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他说“儿童是人类伟大史诗的草稿。”草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能够修改,意味着有无限可能。这种无限可能的力量是巨大的,前景是广阔的,“人类的一切秘密都隐藏在儿童身上。”修改儿童这篇“草稿”必须要站在儿童的角度,坚守“儿童第一”的立场。把儿童研究当做教育研究的母题,都是以儿童性为基底,为了儿童发展而研究儿童,其目的也算殊途同归。皆是为了更完善更科学地修改好这篇“人类伟大史诗的草稿”。
“草稿”修改的过程,即是儿童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解放与规范,自由与守纪,活泼与严肃,快乐与痛苦……两方面相结合 、融合才能体现完整的“儿童性”,才是人类伟大史诗草稿的内在逻辑,才是科学的儿童观。
以“儿童立场”看待问题,比如在学生的劳动教育上。很长一段时期,劳动教育在我们大中小学“消失”了,在我们的教育方针中也不见了。小时候,课间的我们会常常捡捡垃圾,排排桌子,教室里始终干净整洁。而现如今,因为课业任务的繁重,教室里凌乱的桌子,随地可见的纸屑杂物,落满灰尘的书柜讲台反反复复,好像我们眼中的劳动活,孩子根本看不到。批评和督促效果并不大。
因此,我就会有意识的逐渐培养学生对劳动的认知,千方百计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在劳动方面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班集体才能充满新的生机和活力。比如个子高的孩子成为“电灯管理员”、细心的孩子可以成为“图书管理员”、有生活经验的小朋友变成“小园丁”......这不仅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当家作主的辛苦与强烈的责任感,从而进一步热爱和关心自己的班集体。为了让班级更加团结,班级里常以小组形式进行排桌子比赛、扫地比赛或者是全班性的大扫除,在这样的集体劳动中孩子们越来越爱班级,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
班级建设内容包括黑板报、中队角、读书角等,学生的参与感比较弱。为了加强学生的参与感,我会在班级文化建设时张贴学生的小报、平时生活中的精彩瞬间照片。面对黑板报这种大板块的文化建设,我会请学生设计,也会在选择困难时征询大家的意见,让学生明白美好的环境需要大家的共同劳动。
但同时班级劳动还是存在一定问题,比如,推进学生自主劳动?延时服务后,学生劳动时间怎么规划?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和讨论交流。也希望我在读书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