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管耕耘 无问西东—聆听于洁老师讲座有感
江宁区潘勇德育名师工作室 江宁开发区学校 李悦
三月的南京,春风和煦,草长莺飞。“于洁老师见招拆招”研修班活动在南京开展,我非常有幸能参加此次活动。
之前就拜读过于老师的几本书籍,早已被书籍中的于老师深深折服。终于在3月25日上午见到了于老师。留着过腰的长发,穿着一身旗袍,举手投足之间让人感受到她温柔的气质。看着她笑靥如花,温柔如水,满心期待着她的讲座。
于洁老师以《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进行主题分享,她首先进行了一道“灵魂拷问”:带一个班级,老师把学生的____放在第一位?接着,于老师通过一个亲历的教育故事来解释并回答了这个问题,初见这个孩子,长长的头发遮住了双眸和耳朵,永远一身黑色,衣服拉链拉到脖子以上,乍一望去,让人不禁打个冷战。当孩子说出:“前任班主任硬拉着我去减掉长发的那一刻,我想死的心都有了”时,于老师后背的汗毛都要竖起来了。是啊,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本该活泼阳光的大男孩变得这样封锁自己,与世隔绝呢?于老师知道这哪是头发的问题啊,在耐心的聊天下,她知道了孩子长期和自己的父母分开,从小到大从未享受过亲情,所以对世界也极其缺乏安全感。为了让这个男孩快速重建自己对世界的安全感,于老师想了很多的方法。首先跟校长申请特事特办,允许这位男生暂时留长发。虽然非常困难,但于老师还是坚持建立起班级男子篮球队,让他每天能有十来分钟打球的机会,因为于老师知道体育运动是最快速地使人阳光起来的方式。找到他的亮点拼命放大,在他被冤枉时主动为他证明......
于老师通过自己的种种办法让这位将自己装在套子里的男孩重新燃起对生活的信心,对他人的信任。渐渐地,他变得阳光开朗了起来。减掉长发的他,露出了清澈明媚的双眸,展现了久违的笑容,原来是这么帅气的一个小伙子啊!她的这个事例也让我真切地感受到遇到一个什么样的人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所以带一个班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应始终被放在第一位,这是带班的方向。于老师用她三十多年的班主任经历在告诉我们年轻老师“放下所有以老师为中心的教育,回到人”。她用自己母亲般的关爱让从小缺失亲情的小胖找回自信,完成逆袭;她坚持的家校之桥竟无意帮助失去亲人的女孩找回信念,重新振作,她用看似傻气的耐心和看似无望的陪伴帮助孩子完后一次次蜕变......
“老师当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这一生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各种学生,每一次相逢都是上天的馈赠,每一个生源都是教育资源,每一个问题学生都是一个课题。情感与爱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于老师的班级管理中处处有爱,班级的墙面上总会有一些励志的话语:“加油,你比你想象的更有力量!”、“越努力越好运”“同是寒窗苦读,怎能落榜退出”.....看了让人热血沸腾;教室柜子上的临时救济早餐箱、午睡的小毯子.....让人感到爱心满满;文字是最能入人心的,于老师用鸿雁传书的方式和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这不仅温暖了学生,也是师生之间珍贵的回忆.....
回想自己近十年的班主任工作,常常在踏进教室的前一秒告诉自己要对孩子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关心,多一些爱心。可有时又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常常会两败俱伤。于老师的这场讲座让我明白了教育本来就是艰难的,因为它是一项灵魂工程。教育也一定是在艰难的摸索中前进的,所以你的心要笃定一些。我们要学会感谢我们的学生,把学生当一面镜子,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是在遇见更好的自己。
26日上午,于老师和她的团队带来了引人入胜的实景情景剧,进行了一系列以“见招拆招”为主题的班级管理情景剧分享。“学生离家出走了”“学生嘲笑身体残疾的同伴”“家长非要孩子带手机到学校”“同学打架了”等等,在全场不时爆发的笑声中,也实实在在教会了我如何去面对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两天的学习受益匪浅,我明白了做教育要放平心态,不急不躁,慢一点,再慢一点,做好自己该做的分内事,不断地去学习前辈的经验,静下心去阅读书籍,然后用心用情地成人之美,最后静待花开。正如于洁老师所说,教育就是渡人渡己。在这条道路上,在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希望我的生命也能充实而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