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TEACHER CHARISMA
您的位置德育纵横>>潘勇名师工作室>>阅览文章

《反思性教学》读书分享

发布时间:2023/2/22 9:17:16 作者:潘勇 阅读数:953


江宁区潘勇德育名师工作室成员秣陵小学 沈月


我想和老师们分享的是:安德鲁?波拉德等人编写的《反思性教学》。一个已被证明能让所有教师做到最好的培训项目,全英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和教学实践人手一册,30周年纪念版……”封面上这些推荐语,吸引了我,我快速翻阅了目录和引言时,决定好好读这本书。下面我将从这四个方面来分享我的阅读收获。

作者简介

安德鲁·波拉德,英国知名教育家。曾任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布里斯托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从事教育研究工作之前有十余年的一线教学经验。
   他担任了英国教育研究项目——“教学与学习研究项目主任,同时是专家委员会成员,为政府提供国家课程评审方面的咨询。他是反思性教学理论与实践的领军人物,研究领域包括教学过程、课程的作用、教学法、教学评估以及课堂实践等,著有多本教育畅销书,代表作《反思性教学》更是基于实践证明的卓越教学经验,一经出版,持续销售30年,是全英国中小学教师人手一册的职业培训教材。是一本很值得看的一本书。

内容简介

这本书主要从五大部分介绍反思的途径。第一部分成为一名反思性教学能手:了解学生,了解自己,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来进行教学,正确对待学生学习中会遇到的困难,巧从多种渠道促进学生的积极学习,善于从教学中反思。

第二部分反思教学环境:为学生学习创造条件。从多个方面介绍了环境对于学生重要性,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个人环境成长,课堂参与,教师的管理,教室等环境,这些都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多关注。

第三部分反思教学过程:以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我们去哪里,怎么去。合理安排课程,制定教学计划,评估,反思。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中关注学生,及时评价教学效果。

第四部分反思教学效果。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全纳教育。

第五部分牢牢掌握反思性教学技巧。窍门很有价值,但是靠积累各种窍门或者模仿卓越教学的心得是远远不够的,核心是要懂得何时及如何使用这些能力。

层层递进,里面详细而全面地讲述了全球卓越教师是如何对教学各方面进行反思的。

阅读思考

书中会有很多不熟悉的专业名词,如概念化框架、全纳课堂等,有时需要反复读上几遍才能理解一些。但也有豁然开朗的地方,因为你看着看着会发觉,这不就是我平常在做的吗?只是我不知道还有这么强的理论在支撑,实话说,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强我的自信心。其中有些地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读到全纳教育时,深深被这种理念所吸引。书中提出营造课堂氛围,打造全纳课堂,要建立一段温暖的关系需要三项基本品质——接纳、真挚和同情。将此运用与教学中,接纳包含认识和接受学生本来的样子,真挚意味着这样的接纳是真心实意的,同情意味着老师能够体会和理解学生的感受。

全纳课堂的概念是为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并感觉自身价值而提出的。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得到一个微笑,一句善意的鼓励,或者以其他方式来表达对我们的兴趣,对学生来说也是如此。

但我们也必须明白,任何老师都无法同时满足一个班级所有学生的需求,而且我国班级人数比他们多很多,要在我们的课堂上进行很困难。

我们虽然不能完全达到全纳教育的目标,不过我们可以努力向其靠近,就像我们平常所做的分层教学或者分层次布置作业,还有根据学生的水平来提问不同难度的问题等都属于这个范畴,我们在这方面还可以做得更细致一些。

读后收获

读完整本书收获很颇多,我将努力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慢慢践行。

一、勤反思目标提升教学质量

   反思性教学的理念来源于约翰杜威。杜威认为反思性教学包括主动地、连续的自我评价和改良,他代表着灵活性、精确分析和社会意识。

反思性教学已经成为一个主流。反思性教学的目的在于带来转变,从根植于常识的日常行动转变为依托专业理解和专业知识的反思行动,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可以怎么做?课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思考我们要教给孩子什么,学生的困惑点,成长点……明确目标,多多反思,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很有帮助。每一节目标明确的课,学生学的轻松,自己也上的舒心。如果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要将孩子带往哪里,这一堂课上的也完会明显感觉没有成就感。

二、勤反思环境促学生成长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很大影响。

之前反思时就缺少这个层面的反思。其实我们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的成长很有影响。师生关系决定了教室中的秩序与学习,因此也是一个教师成功与否的基石。

但是一段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不是凭空产生的。根据本书的介绍,我们可以和学生约法三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课堂气氛。同时,我们还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行为,这样我们和学生的距离也就更近了。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要重视孩子成长的环境对于他们学习等各方面的影响,这些对提高教学质量都很有帮助。

三、勤反思教学过程

这一点,在没看这本书之前,我的反思一般都是这个方面的,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怎么解决呢?看了本章之后,又学到了一个新技能,我们还可以从整个课程体系来把握教学过程。制定总计划,对课程评估。另外教学时重视对学生因材施教。

这点很值得自己关注。学生的能力各不相同,要因材施教,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沟通技巧,从一个个案例中反思,实践。

四、勤反思学生上促成长

   这本书还有个有趣的地方就是,书中有很多的案例,从这些案例中我们也会有很多的收获。

  差异性是个人的基本特征,是一种正面的,使人可以被区别出来。对于教师,教学工作的最大成就感就是逐一认识不同的学生。当阅读到这句话时,心里有很多感受。教学以来,当我看到学生的差异并帮她慢慢缩小差异感觉很开心,对于差异的理解都是负面的。但是阅读这段文字之后,我发现差异取决于学生的思维。我们要正视差异。书中举得案例让感受到差异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乐趣。  平常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多样性要理解,多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总之,这本书是值得我们反复去读,反复去揣摩,甚至可以贯穿于我们整个教学生涯的有价值的书。阅读一本书,最重要的是从中可以获得些许的启发,即使现在读不懂,慢慢的沉淀,一段时间之后,再翻看,会有不同的收获。

诚如李镇西曾说:对一个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的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接下来的教育教学中,我将努力从多个方面不断地反思,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常态的工作,希望自己不断超越和提升自我,并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