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TEACHER CHARISMA
您的位置德育纵横>>文明校园>>班级视窗>>阅览文章

一4班班级规划

发布时间:2023/2/10 13:58:32 作者:秦聪 阅读数:732

班级规划方案 一年级(4)班

一、总目标: 让班级充满活力,充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有个性的家。

二、具体目标: 1、制定富有班级特色的班级口号、班训等,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2、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创造力,积极参与班级布置并定期更换,让每一堵墙都“说话” ,形成班级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 3、建立健全班级制度,包括班级公约,小组合作评比制度,值日生制度等等,以此约束学生的言行。 4、建立班级岗位责任制,实行岗位轮换制度,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鼓励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5、结合学校的安排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6、建立班级图书角,努力扩大班级藏书量,调动每一位学生的读书积极性,鼓励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摘抄,制作读书手抄小报等,让全体学生“感激书籍,享受阅读”。

三、具体措施:1、精心布置教室,让物质为精神服务。教室里的布置合理,大方,富有班级特色,教室里的布置不仅影响到学生的视觉感观,也同时通过感性认知而影响着学生的理性认知。除此之外,在教室布置上,还力求做到简洁,实用,又不失生动活泼。      

2、结合学校特色,坚持开展读书活动。充分利用书籍,为学生打开通往智慧和精神殿堂的大门。读书能开阔学生视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孩子们就像一块干海绵掉进了大海,像一颗种子投入了肥沃的土地,像一颗小苗沐浴着阵阵春雨。在书的滋润中他们伸腰展臂茁壮成长。“随风飘来阵阵书香,书本中扬起张张笑脸,笑脸上写满了满足的幸福、成长的喜悦、振奋的精神。” 3、开展班级责任认领活动。在班级开展责任认领活动,让每个同学都能为班级的管理分担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如负责摆放劳动工具,负责检查班级每天的卫生,负责关开门窗等,让全班同学根据各人能力不同分别认领不同的责任。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动一点心思这些活都能干得很好,这样不但能锻炼他们的自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 4、设立评比台,形成正确舆论。形成正确舆论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主要方面,只有在班级里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学生才能分辨是非。首先,利用每周一的班会课时间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道德教育谈话,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提高学生的认识。其次,及时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的思想行为,促使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得以保持和发扬,不良的言行得以改正。最关键的是开展小组合作之间的评比,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每周一次评比活动,大家对每名同学本周完成认领任务情况进行评价,好的在评分表上加分,不好的不加,并指出应该怎样改进。这样不仅促使学生关心班级的每一件事,以便有据可说,也有利于形成班级公平、公正竞争的良好班风。   5、借助特色活动,提高学生精神文明建设。   ①结合学校特色,抓好阅读教学,用阅读指导和启迪学生,把学生从不良课外活动中引出来,让全体学生“感激书籍,享受阅读”。  ②抓班级考核,利用班干部的力量,做好班级考核,定期和家长结合,促进学生上课主动思考,积极学习,促使课下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③充分利用好校迅通这个招牌,及时和家长沟通,使家校拧成一股绳,合力对学生进行思想行为教育,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④班主任和各任课老师和谐配合,多表扬良好行为习惯,多关注,发现学生中不良行为并予以矫正。

四、班级文化建设主题和目标      

()活动主题 :    9月:进行学生入学教育,构思班级文化建设,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信心。  10月:开展读书活动,促使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努力打造书香文化班级。  11月:班级文化建设展示月,展示班级文化布置,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12月:冲刺期末考试,让学生品尝冲刺后的喜悦,为下学期的继续学习做好准备。      

(二)班级文化建设具体内容

1、班级物质文化建设(1)布置好三个“角”  

校园文化设计 校园文化建设优选

  ①“小组合作评比角”,告诉学生我们班级12个小组每天、每周、每月的合作学习情况;②“卫生角”,告诉学生我们的教室要整洁、干净,劳动工具摆放要有序;③“图书角”,告诉学生班级有个小书库,这里有最新的读物和你见面,和小朋友们去交流,还告诉孩子们要轻取轻放,爱护书籍;④“绿化角”师生共同养护绿色植物,让教室的文化色彩气息尽可能丰富,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起到独特的浸染作用。

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以马列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二、班级分析

刚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对于学习更说不上什么"勤奋、钻研、细心"的精神,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因此需要老师耐心引导。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包括"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114个。21篇课文分作6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4个口语交际话题,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200个字。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四、教学目标

(一)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拼音,学会借助拼音查字典。(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5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五、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工具,因此学习用汉语拼音查找生字是教学重点。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会写200个汉字。

3、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二)难点:

1、汉语拼音比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学生借助汉语拼音查找生字掌握起来就更加困难。

2、识字量的增加,使学生"回生率"很高,因此400个汉字教学是难点,如何巩固

汉字更是一个难点。

3、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六、教学措施:

1、端正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正确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紧扣教学目的,备好每一堂课,使学生上完课后都能有所得,都有充实感。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吃透新教材,深入了

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在拼音教学中要摆正情境图、语境歌和学字母的关系,强化音节教学,重视教给学生拼读成直呼音节的方法,利用教材形象优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5、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6、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

7、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8、变学会为会学,教给学生学习的灵活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体地运用教材,并力求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整单元备课,在备课时注重单元内每个教点的联系。

9、阅读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把握好理解的度,摒弃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做到""字当头,多读、精讲、重视朗读背诵的指导,重视学生对语字的认识和积累。

10、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要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数学计划
1.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10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记数单位"百",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3.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4.在现实情景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5.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