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TEACHER CHARISMA
您的位置德育纵横>>潘勇名师工作室>>阅览文章

教子有方,收获双向奔赴的爱

发布时间:2022/11/9 14:58:57 作者:潘勇 阅读数:1585

              将军山小学三(8)班  袁诗语妈妈 陈芳芳

开始思考教子有方的一些成功案例时,我特地回顾了自己的教子成长足迹。自问自己,看过多少本家庭教育书籍?有没有进入班级家委?有没有带领多少个家庭成员共同学习成长?孩子的成绩是否遥遥领先?答案是都没有。

那为什么要参与这次“教子有方”征文评选活动?因为我想代表在迷惘困惑中逐渐成长起来的一部分家长。我欣喜地看到,孩子因为家长走在学习的路上所带来的各种美妙的变化。对的,你没看错,是美妙,不是喜人。孩子因为大人的改变,随之带来的一系列美妙的体验,让双方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些改变和经验也能给其他仍在苦苦挣扎中的家长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思考。

关于家校共育

在孩子上学前班时,我曾经羞于与老师打交道,在猜测中迎接一年又一年的开始。内心独白是:“老师很忙,孩子不犯错就行,家长轻易不要介入。”

当我开始正式学习,重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之后,我意识到家校共育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只是配合老师督促孩子完成作业,而是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与老师建立正面沟通。

两个积极案例,供大家思考:

1.我和老师的一次对话:“孩子回来很开心,因为您说看好她,希望她大方一点。谢谢老师在学期第一天就给孩子心里种下爱的种子。孩子很上进,就是有点不太自信,也不太敢表达,麻烦老师多费心。”

通过我的表述,老师心情愉悦,也能了解到孩子的想法、状态以及家长的期望。后来,老师对孩子持续鼓励,说孩子是个人才,也很优秀。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信心十足,学习更主动。我及时给予确认,鼓励其具体行为,及时和老师沟通,老师接着鼓励,孩子更加积极,从而进入正向循环。

我很庆幸,孩子在将军山小学学习。学校懂教育,老师懂孩子,注重孩子心理建设,给孩子成长时间,懂身体发育规律,陪“蜗牛们”慢跑,也陪他们冲刺。老师们有爱,孩子们有信念,家长只要能配合学校,孩子就能更加健康快乐成长。

2.朋友吐槽:孩子成绩差,没送礼,老师让他坐在最后一排。

朋友有很多抱怨,也不愿意与老师沟通。在我的建议下,她和老师建立联系,通过积极的沟通,朋友反馈如下:“芳,开心的事。到底是联系了老师,好见效哦。孩子中午回家的时候就和我说,今天上课的时候,数学老师在她位置那里站了好一会儿;还有,回答问题的时候她没举手,老师也点了她;包括那个英语老师,没举手,也点她了。果然是用对了方法,人也轻松。之前一直就知道抱怨老师不好,针对孩子,但是自己没有做过努力,平日气的要死,达不到效果,今天发几条短信,就全都不一样了。”

你看,家长稍微多做一点,孩子就会轻松很多。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道路千万条,条条通罗马,也不是人人都要走学习这条路。我们能做的,就是爱他,在他前行途中,挪走更多的负累,让他轻装上阵,无所顾虑。

关于坚持

坚持,讲究的就是四个字:持之以恒。所谓越自律越自由。如果一个人可以坚持持续做一件事,那么就可以促进他的心智更快的成熟,

坚持早读。

新的学年,孩子从小就应该有早读计划。读一本诗集,诵一本散文。唐诗宋词、小古文、三百千、四书五经等诸子百家,都是早读的好材料。能朗读的孩子,语文不会差,朗读的孩子有灵性,朗读的孩子有语感,朗读的孩子眼里有光芒,没有那种干瘪瘪的痕迹。

我家老大每天早读20分钟,每天读的不亦乐乎。小宝的早读坚持了一个月不到,三字经读到哪背到哪,我惊奇于孩子的记忆力。其实人类在幼儿时期,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就是照相记忆,当我们将它利用起来,你会收获很多惊喜,可以将很多高年级才能完成的复杂背诵放到这个时间完成,也可以从小熏陶孩子对于自身修养的培养。

坚持运动。

选择一项运动,如跳绳、游泳、打篮球、打羽毛球。运动在强身健体、磨练意志等方面有突出的贡献。

比如跳绳,我家老大每天20分钟跳绳,每天2000个,还有一分钟竞速跳绳。小宝四岁多,每天600个跳绳,一次最多可以跳400个。其他的如轮滑10分钟学会、自行车不用学就会,篮球三岁半的时候可以拍145个等等。没有哪一项运动需要费劲才能学会,这里没有天赋,只有方法、鼓励、欣赏。当某一项运动变成一个习惯,每天坚持,孩子就可以自觉完成打卡,不需要浪费大人的时间去督促。不再有过敏问题烦恼,几乎不生病、也不存在肥胖、不吃饭、挑食等各种问题。

坚持自学。

最好的教育是陪伴。所谓陪伴,不是你陪着他,手把手教他学习,而是当他学习有困难的时候你能给他空间,给他自由。

这里给大家说一下我家小宝学习口算的历程。在老大学习口算的时候,因为不懂方法,曾经教她记住几加几等于几,把已经知道的大数放到肚子里往上数。

当我学习之后,四岁半的小宝口算就异常顺利。我需要做的就是给她两盘黑白棋子,十个十个数。每天坚持一页口算,学习期间不打扰,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是自己摆棋子解决。

当她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反复的试验,终于做出一题的那一刻是那么美妙。两个月时间,孩子已经成功掌握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会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各种算式。譬如28÷4,她的解题过程是这样的:10里面有两个4,20里面就有四个4,剩下两个2变成一个4,8是两个4,加起来一共7个4,答案是7;100÷25就是100里面有两个50,每个50里面各有两个25,一共是4个25。你看,孩子做题没有口诀,没有难易之分,她甚至觉得退位减法和除法更好玩。平时的跳绳也是口算的好时机,孩子自己就会去算。

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每天自己叠被子,整理桌面,自己洗头洗澡、洗内衣内裤,睡前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自主准备兴趣班的衣服、写字本;第一时间搞定学校的作业、手抄报。学校事项从来不需要我操心。即使哪天忘了,那也是孩子自己的事,她会承担并且去改正,不会将问题再抛给父母。

我的育儿经是:生活处处是智慧。培养她对自己负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妈妈懒一点,孩子才勤快;妈妈少承担一点,孩子才会对自己负责。养孩子其实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如果费劲,说明方法不对。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们特别多的爱,这里面没有强迫,没有必须,只有妈妈相信你们,你们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任何事。

其他方面,诸如理念、信念的灌输。

别以为他们还是孩子,其实他们什么都懂,你灌输什么,孩子就了解什么。

当他打针的时候,你告诉他:你看别的娃哭的好伤心,不管哭还是不哭,都得打针;打针确实有一点点疼,但是也是在能接受的范围内,还不如平复心情勇敢应对。孩子接受打针有点疼,哭也没用的现实,自己撸袖口,打针不畏惧。打完夸一夸,以后关于打针,就不是个事儿。

当她吃饭的时候,告诉她哪些菜有营养,即使不好吃,也可以吃一点。生姜有生姜的营养,苦瓜有苦瓜的营养。只要在解答的过程中,没有被欺骗的体验,孩子会很信赖大人,并且积极的去面对这个事实。当每次听别人说起孩子不吃饭、偏食的这些行为时,大人要思考,平时孩子是不是经常吃糖,经常吃各种零食,吃饭要追着喂?要相信,孩子天生有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的本领。如果不吃,饿两顿又何妨,如果大人不能坚持原则,就不要怪孩子不讲规则。我家孩子吃饭香,不挑食,我想不是我运气好,只是用对了方法。

孩子的信念到底如何植入?当孩子受人欺负、没有学习动力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回答?当她考的不好,作业没完成又该如何回答?有家长说,我要努力去发现孩子的优点,这么说的意思其实就是,我孩子身上没有优点,即使有,也需要用放大镜去找,事实真是这样吗?即使是这样,又是什么造成的呢?与孩子沟通的过程,处处考验父母,体现家长智慧。以前不学习,看什么家教理念都是鸡汤,当自己学习之后,背后的各种理论意义时刻让自己庆幸欣喜。

想到还有很多家长还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苦苦挣扎,还有很多孩子在忍受着打骂,我想特别大声地告诉大家:虽然家长不用学习也能上岗,但是为了孩子,请家长们尽快走向学习的轨道,学习科学育儿。孩子天生都是好孩子,没有哪个孩子不愿意向好。给他们足够的能量和爱吧,如果家里都不能成为温柔的港湾,那让孩子何去何从。

如果你想要独立自信的娃,先从鼓励、赞美、不唠叨开始吧!当你有一双善于发现优点的眼睛,你会收获一个双向奔赴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