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新旧课标对比学习心得》
——丁雯
2022年9月21日,我校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在录播室进行了新旧课标对比学习,本次分享的是丁雯老师。她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学习:
一、新课标强化了课程的一体化设计
四个学段,进行了整体设计,同时注重与幼儿教育、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衔接。
二、突出了课程的政治性和思想性
2011年版课标强调课程的生活性,以儿童的生活为主线架构课程内容,有力地改变了道德教育与生活的分离,促进了道德教育生活化,但又容易弱化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政治性、思想性。2022年版课标明确了道德与法治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为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
三、凝练了课程核心素养
根据义务教育培养目标、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性质,2022年版课标凝练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五大核心素养,即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明确了每个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和行为指标。这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相互交融,但各有侧重,不可相互替代。课程核心素养是2022年版课标的魂灵,2022年版课标是以核心素养统领课程目标,优化课程内容,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改进课程育人的方式,开展综合评价。
四、优化课程内容结构
2022年版课标改变了2011年版课标以学生生活为线索组织课程内容的状况,立足于发展学生的课程核心素养,坚持学科逻辑和生活逻辑相统一,主题学习和学生生活相结合,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根据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范围,把“我与自然”“我与家庭”“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国家和人类文明”的关系作为课程内容的暗线,明线则依据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组织相关学科内容。
在内容呈现上,改变知识、技能简单的线性排列方式,结构化方式(如主题、项目、任务等)组织课程内容,强化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和整体关系。它以核心素养为引领,把相关学科知识组织成学科主题、项目或任务,以大主题、大项目、任务群的方式,形成横向关联、纵向进阶的课程内容结构体系。
五、增强课程实施的指导性
2022年版课标勾画了“核心素养一课程目标一学业要求一学业质量标准”实施路线,从课程素养出发,通过课程目标、学业要求、学业质量标准,细化课程核心素养的要求,将之落实在课程内容、教学和评价之中,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最终使课程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强化价值引领,促进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