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TEACHER CHARISMA
您的位置德育纵横>>潘勇名师工作室>>阅览文章

潘勇德育名师工作室三年工作规划

发布时间:2022/10/20 15:04:59 作者:潘勇 阅读数:1312


潘勇德育名师工作室在区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严格遵循区名师工作室管理及考核办法,根据工作室年度计划加强执行力,力争三年内完成以下工作:

一、工作室培养目标

工作室现有成员20人(含新疆结对学校1人),主持人为市首届德育工作带头人,其中区德带6人、区优青5人,其余均为区级或校级优秀教师或区级基本功大赛一二等奖获得者。工作室力争三年内每年都能获得区级优秀工作室评选。成员三年内有1-2人成为市级德育带头人或市优青,其余成员均成为区级德带或优青。工作室在区级及以上产生良好影响并辐射全区,为进一步提升江宁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室培养内容

工作室将立足立德树人,着重提升成员专业素养,依托年度工作计划扎实开展工作,从阅读教育名著、报刊杂志等方面提升理论素养。立足岗位,在人人上好课(含主题班会课)的同时,将教学研有机结合争取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积极撰写论文案例、鼓励成员开设公开课、讲座等形式分享所思所获。以工作室课题为引领,增强教育科研意识,多出成果,出好成果。重视历年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等德育赛事,本着有赛必参,有参必奖的宗旨,在实践中历练,在历练中更好成长。

三、工作室培养形式

工作室将紧密结合江宁区名师工作室评估标准(修订)管理评估办法从工作室常规管理、队伍培养、项目研究、成果展示、公益服务等五个方面开展工作。采用成员“成长档案”的形式及时记录每个成员成长的足迹,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线上线下相结合、实地考察等方式,依托工作室顾问进行诊断把脉,扎实推进工作室的日常运作和培养形式。

四、工作室研究专题

工作室将以主持人研究的市级立项课题《后疫情时代“将心比心”的心育校本学材的开发与实施》以及《“三全”育人理念关照下的德育评价机制及实践》这两个项目研究为抓手进行专题研究。鼓励成员积极开展个人课题研究。

目前,我国德育研究的焦点和兴奋点相对集中在五个方面,即德育工作的整体化创新、回归生活的德育研究、德育观念现代化研究、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研究以及从“大德育”向“小德育”等的研究,并且从这些研究中得到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成果。但是也仍然存在不足,如过分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的研究、研究方法单一、研究结果不能很好地运用到实践当中。尤其是缺少“三全育人”理念关照下学生德智体美劳等“五育并举”的德育评价体系。

目前市立项课题已经准备着手申请结题。工作室重点围绕《“三全”育人理念关照下的德育评价机制及实践》开展研究。

2022.9—2023.6第一阶段目标任务:1.完善工作室组织机构;2.制定实施方案。制定“三全”育人理念关照下的德育评价机制,明确责任主体、细化实施举措、明晰时间节点,并对每个子项目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和评价方案,以方案来考核各项目推进情况和实际效果。3.建立项目研究制度。建立由主持人、工作室优秀教师组成项目研究团队、实施网络,定期对项目实施进行跟踪调研,发现问题,及时反思,调整措施。

2023.7—2024.9第二阶段目标任务:4.推动项目实施。各项目负责团队在明晰分工的基础上,按照阶段任务要求,对照时间节点逐步推进,注重材料留存和经验总结。2024.10—2025.8第三阶段目标任务

不断总结完善实施中的经验、做法并提升至理论高度,成文发表,编辑出版成果推广。

预期成果:《“人人得五星,个个当将军”小学多维品格提升实践路径的探索》入选市品格提升工程项目;《“人人得五星,个个当将军”小学多维品格提升实践路径的探索》《实施科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全育人”的评价机制与实践路径探析》《“三全育人”理念关照下的“人人得‘五星’,个个当‘将军’的评价实践研究》 等系列文章发表;完成《潘勇名班主任工作室德育工作手册》校本材料;通过相关媒体宣传推广工作室典型经验;编辑出版工作室成果专著。

五、工作室培养考核

工作室培养考核依然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遵照区名师工作室考核要求,结合潘勇德育名师工作室考核办法,着重从常规管理、队伍培养、项目研究、成果展示、公益服务等五个方面成员的参与度以及个人绩效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并结合成员在本校发挥的示范引领作用统筹考量,每年度均根据“优秀”“合格”“不合格”的评选要求开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