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察物体中孕育空间观念
在观察物体中孕育空间观念
——二年级数学备课组第五次集体备课
空间观念一词最初是在1956年,由《小学算术教学大纲(修订草案)》中首次提出这个概念,它也是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里的第三个核心词。空间观念贯穿在“图形与几何”学习的全过程中,而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则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效知识载体。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对此,11月9日二年级数学备课组展开了主题式备课活动。
首先,从教材的编排上,我们清晰地确定了本单元的两个重要知识点:(1)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所看到的图形,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2)让学生感受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同的。除此之外,我们确定了“会辨认物体及立体图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为本单元的重点。“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作为本单元的难点。
在确立目标与重难点后,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观察活动来帮助学生能把每个面通过想象结合到一起,从而初步感受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通过以下环节:1、故事激趣,初步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2、观察具体事物,建立表象;3、整合延伸,由具体到抽象。
我们组在组内备课过程中,不仅落实教材,更是力求突破课堂培养学生思维,寻找有关资料补充教学。研讨中我们大家都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