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TEACHER CHARISMA
您的位置校本研修>>阅览文章

将军山小学语文教研组教研活动系列报道(六)·“提质增效”之花在冬日绽放

发布时间:2021/12/20 14:32:30 作者:贾慧敏 阅读数:2000

“提质增效”之花在冬日绽放


—江宁区小学“新品质学校教研共同体(南片)”教研活动在将军山小学举行


2021年12月16日,江宁区小学“新品质学校教研共同体(南片)”教研活动在将军山小学举行。“双减”背景下的“提质增效”课堂如花般绽放,循着花香,我们踏上学习、探索、实践之路。

虽然微雨带来了丝丝寒意,但报告厅热火朝天的教研活动让老师们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于斌校长热情的开场致辞犹如暖阳一般,指引着我们求索的方向。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16180224/output_1.jpgoutput_1

一、“双减”课堂精彩展示

首先由吴敏老师给我呈现了一节智慧而精彩的《我要的是葫芦》。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16180409/output_1.jpgoutput_1

吴敏老师课堂以读品文,突破教学难点,识字教学润物细无声,体现了高效率的识字教学理念。整节课中,教师始终把语言的学习、领会、感悟作为重点,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通过指名读,引读、齐读等多种方式的朗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领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文句。

吴敏老师重点突出以图导文,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兴趣,在课文内容的把握上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选择关键词句突出文章主旨,“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小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还呢!”通过齐读、个别读、表演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体会种葫芦人的心理,更好的理解课文。吴敏老师用智慧展现了“双减”之下将小语文在突破和创新上的融合。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16180725/output_1.jpgoutput_1

庄一鸣老师的《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教学朴实无华,是一节扎扎实实的低年级随文识字课。这一堂课共抓了三句话来开展教学:“下雪啦,下雪啦!”“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随文识字与集中识字相结合。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整堂课上,老师的评价语言丰富、到位,过度语流畅、自然。“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老师通过标点让学生学习问句,并指出青蛙没有参加“绘画”的原因,介绍青蛙需要冬眠的知识。引导学生感知生活,观察事物,在愉悦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16180843/output_1.jpgoutput_1

史梦丽老师执教的《雾在哪里》一课,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达成整体感知。“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是部编本二年级上册新提出的需要重点掌握的语文要素。如何落实这一语文要素呢?课堂上教师分几个步骤,引导学生在圈画相关词语、充分读句读文中抓住关键词句,从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一是借助课题“雾在哪里”,引发问题“又淘气又顽皮的雾究竟来到了哪里?”,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二是引导学生再次读文,圈画出“雾在哪里”的关键词,并用上“海上”“岸边”“城市的上空”这三个表示地点的词语,连起来说一说。三是串读课文中的关键语句,感知雾飞到海上,来到岸边,躲在城市的上空,都淘气地做了些什么?

文言文是古典文学的瑰宝,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小学语文统编教材3—6年级文言文篇目共15篇,对于学生来说,文言文和现代文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话语体系,怎么学习?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倡导:多读。只有多读才能感受文言文的音韵之美,只有多读才能丰富文言语感,只有多读才能加深文言理解。文言文只有“读百遍”,才会“义自见”。同时,两位老师在文言文教学中都搭建了“朗读”“想象情境”“核心问题”等支架,为学生学习文言文提供必要的过程性支撑,指引学习的方向。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16182102/output_1.jpgoutput_1

左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的文言文《司马光》,这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初次接触文言文,最难的还是句读和节奏,左老师在朗读教学上,先是做了多次示范,让学生感悟文言文的字音和停顿,再给出大量时间让学生反复诵读,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特点,老师成为学习最好的“摆渡人”。而胡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的《伯牙鼓琴》,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胡老师更多的是启发和点拨,整堂课以读为主线,贯穿始终,通过范读引领、逐句练读、借助插图用挖空的形式诵读记忆,通过梯级诵读帮助学生体悟文章的内容。

文言文怎么教?教什么?两位老师的展示课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小学阶段文言文的学习,应该把握编者意图,做到以读为线,以趣为引,以思为桨,打开文言文学习之窗,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站得高一点,想远一些,带领学生打开文言文学习的大门,接触、传承经典,获得语言和精神的共同成长。

针对文言文教学,将军山小学教研组长贾慧敏老师做了精彩的点评——“准确”、“精简”、“真实”,字简义深的总结深刻的体现了将军山小学对“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16182137/output_1.jpgoutput_1

二、分享学校做法

567484c8b938a090

紧接着,将军山小学教务处赵清主任针对“双减”与我们分享将军山小学如何让政策落地生根,落在每一次教研活动中,落实到每节课堂中。

三、专家讲座

本次活动中,最让人期待的环节开始了!特级教师张永虎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16182536/output_1.jpgoutput_1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16182657/output_1.jpgoutput_1

张特明确指引落实双减中明确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如何接轨中国学生核心素养,而这一切教学落脚点必须落实在人的全面发展上。张特通过具体教学案例对比,深刻解读小学语文教什么?怎么教?明确指出学科本位和儿童立场的重要性。实际课堂中如何把握目标精准和评价精当。张特的讲座让我们如沐冬日的暖阳,尽情的欣赏着这“提质增效”之花。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16183048/output_1.jpgoutput_1

通过本次活动,大家分享、讨论、交流,在积极有效的实践探索中共同成长。相信在这样卓有成效的活动中,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学生的语文素养将在这样高效的课堂中得到有效提升。此次实践探索中碰撞出来的智慧火花,点燃着我们的教育热情,在2021年的冬季,温暖着你我。

                                                        

                                                         撰写:巩广凤 叶婷婷 胡雪

                                                         校对:贾慧敏

                                                         审核:赵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