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更美的结局
等待更美的结局
将军山小学 潘勇
教师不仅承载着教书之任,更担负着育人之责。教育教学中,经常会遇见来自孩子们的心烦不已之事。每每遇此,更多者快刀斩乱麻,一阵呵斥而了事,乃号称已进行过“批评教育”。个人特别反对这种“屠夫式”教育。其背后无疑暴露出一种敷衍与粗暴。一阵呵斥,姑且只能称之为“批评”,压根儿谈不上教育。
教育是一门育人的艺术,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学会等待,万不可急中生“暴”。听说过两个经典的教育故事。
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四颗糖”的故事:有一天他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砖头砸一个同学。将其制止后,他责令学生去自己的办公室。在外面了解情况后他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便掏出第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准时。”接着又掏出第二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该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有正义感。”这时那名男生已经被感动得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处理。”陶校长这时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再奖励你一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陶行知老先生用这种方式,轻易地改变了学生的行为。 时刻反省和改变我们自己的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影响和改变别人。
一位外国文豪劝阻孩子踢球的故事:一群孩子总喜欢在这位文豪家门口踢球。孩子们踢球的吵闹声甚至有时打碎玻璃的哗啦声严重影响了这位文豪的创作。一次,他走到孩子们中间:“非常欢迎你们来我家门口踢球,每人奖励给你们五美分。”孩子们领着奖金开心地走了。第二天,孩子们又来踢球了。文豪奖励了每个孩子四美分。第三天,每人得到了三美分……孩子们看奖励越来越少便再也不来了。
这位文豪用递减奖励法有效制止了特定情境下孩子的不文明行为,可见其别出心裁的教育方式。
回归我们学校教育类似的案例并不鲜见。一日,和一老师聊起学生情况。一老师说:头疼的孩子还真不少。有一次,俩孩子发生了矛盾互相动起了小手。老师在处理时,孩子们是各执一词,相互指责对方之错,就是不愿从身找原因。老师也显得无可奈何。设想如果是我又该如何处理呢?
显然面对小气鼓鼓的俩孩子,我首先得平静自我的同时努力让俩孩子心情平静下来。我会站在孩子面前保持沉默状态并用严肃的眼神注视双方,想必此时的冷静一定能让孩子保持克制而安静。接着我会一手握着一个孩子,蹲下身子悄悄告诉双方,老师能理解你们此刻的心情,但老师更愿意等待错误的孩子能主动承认错误。记住,不是现在承认,午饭后,老师会在小花坛前等你,别忘了还有你喜爱的奖品哦。
诚然,这只是对那位老师如何处理孩子矛盾的一种预设,对犯错孩子的一种美丽等待……
记得一个上午的第四节课,当我走进教室准备上课时,一个学生突然大叫起来:“老师,我钱包和钱都不见了!”下午放假,如果不及时处理,孩子的钱包和钱真得就会不见了。面对班级孩子的喧嚷,我即刻严肃地告诉大家:“全体坐端正,眼睛睁大,每个同学必须望着老师!”我也睁起两只大大的眼睛和每一个孩子逐一对视。完毕,我告知学生,老师知道是谁了。请大家闭紧眼睛全部趴下,不准任何一个人睁开眼睛。请“拾到”钱包的孩子也闭起眼睛并轻轻地将钱包放在地下,老师一定会为你保密。当我轻轻走到钱包面前并迅速拾起走到讲台后,我让每个孩子睁眼抬起了头。一切结束了,钱包回归失主,至今班级无他人知晓其中奥秘。
教育有时就是一种等待。作为教师不要急着去断定,有时耐心等待孩子,我们会收获更美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