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数学组“看得见的数学学习”系列教研(一)
2021年数学组“看得见的数学学习”系列教研(一)
2021年5月6日我校数学组进行了主题为“看得见的数学学习”系列教研(一)活动。由我校李佳佳老师和谢丹丹老师执教一年级的《认识人民币》。
在课堂中,李佳佳老师主要以“活动”为主线,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这节课的设计,把认识人民币的全过程用看一看(去商场买东西) →认一认、说一说(小组合作初步认识人民币)→分一分(带孩子认识了硬币、纸币,认识人民币单位)→换一换、算一算、买一买(1元=10角,1角=10分)等几个活动串连在一起,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动态的教学活动整体。在这一动态的教学活动中, 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如认识人民币,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采用小组合作互相介绍的形式,这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经验库中的储存被充分调动。
教学中,谢老师出示小朋友到商店购物的情境,学生马上联想到要用钱,产生学习动机,并初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小组内认识人民币,对人民币进行分类后,又创设一元超市购物的问题情境,通过合作交流,体验不同的付款方法,学生有强烈的尝试欲望。老师创设1元钱能买哪些东西的购物情境,学习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学生学习情绪到了高潮,人人参与简单的购物活动,充分体验如何取币、付币、找币,体验1元钱的价值,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后,老师们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陈彩萍:李佳佳老师,课堂驾驭能力特别强,尤其是对课堂纪律的把控,自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管理技巧,小火车、我说全班齐答、抢红包游戏等,热烈且有序开展,课堂充满节奏感。另外,李老师对人民币的认识和面值介绍,面面俱到,绘声绘色,引人入胜。谢丹丹老师,用一个买东西面试的情境,贯穿全课,环环相扣,结构严谨且开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用几个关键的问题链,层层递进,不断思维进阶,串成了本节课的重难点。1=10?更是充满探索味,给了学生更多自由想象的空间。
王春梅:听完两位老师的课,发现在对待这节课上有共同之处。第一、根据学生实际,设计小组活动。一年级的孩子对人民币已有一定生活经验,在开展“认一认”活动时,小组成员在仔细看一看、摸一摸,发挥自己的生活经验,热烈交流自己辨认的方法,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觉的进一步认识了人民币。
第二、优势互补,有效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同学思考问题的方式、角度是不同的,看着每组众多、凌乱的人民币学具,同学们积极动手动脑,想出来多种分类的方法,实现了思维的互补。有的学生按材质分为:硬币、纸币。有的学生按版本分为:新版、旧版。有的学生按人民币单位分为:元、角、分。有的学生按面值分。思维的碰撞使大家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甜蜜。但在听课以及教学中也存在一些反思:(1)学生在认识人民币时对其附加价值缺乏了解,人民币之间的十进关系没理解透彻。学生有购物经验但在支付方式上欠灵活,课后要做进一步的拓展。(2)学生有一定小组合作意识,但是如何相互交流,如何互相整合意见,学生仍然存在困难,合作学习时倾听意识模糊,需要在今后的小组合作学习中,进一步指导,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3)合作式学习,落实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人数多的班级,一节课下来,总会有一部分同学成了观战者,需要老师、小组长、小组同学密切关注,引导他们也要积极参加小组活动。
研讨氛围热烈,老师收获满满,期待下一次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