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丹丹——11月份听课反思
听课课题:《加减混合》 授课人:崔萍
听课时间:2013年11月28日 听课地点:上元小学
这一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根据题意列加减混合算式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情境是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来设计的,以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公交车作为问题产生的依据,例题以及整个教学过程都让学生充满激情,有利于教学的进行。这样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数学起源与生活,用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在练习设计中,有趣的“小游戏”练习,使孩子们在“玩”中进一步理解,掌握新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者特别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以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出现,不仅在例题当中充分的让学生动口、动脑,将学生推向学习的主体,让他们自己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在看、想、说中一步一步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授课过程中,教者注意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开放性,准备复习的习题给新授内容打下铺垫。巩固练习题中,讲究层次性和开放性。数学开放题是最具有教育价值的题型,它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解题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本堂课上下来存在的不足之处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不够高, 一般来说,小学生都有好表现的心理,喜欢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的才能。而教者有时却恰巧没有满足他们这一心理需求,比如说,在最后的环节中,教师让学生应该让学生充分的讲述。在此,比较我教学本课时,我认为我教学时的不足在于应充分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同时让学生充分的阐述题意,同时学生对于图文的题目掌不够到位,需要加强练习,使学生以后遇到看图写加减混合算式的时候,能真正做到看图懂题意会写算式会计算。
反思教师签名:谢丹丹
日期:2013年12月6日